论文网

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更新时间:2021-01-18 01:04:40点击:

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摘  要

     传统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在先秦至汉魏时期萌芽及发展,成熟于隋唐时期,繁荣于宋元时期,到明清时期转入鼎盛进而走向衰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鲜活的一部分。家训主要是父祖家长垂诫训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其表现形式有家书、遗书、立著亦或是口述等等。传统家训文化根植于以小农社会为特征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本质是对封建社会专制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道德的反映,与现代社会具有异质性,现代家庭伦理的建设不能照搬传统家训,必须以社会主义文化对其重新审视。同时,任何文明都割不开与其母体的联系,现代家庭伦理的生成不能抛弃传统,只有秉承和吸纳传统家训理念的精髓,才能支撑我国的家庭伦理建设。由于文化具有继承性以及家庭模式的相似性,论文通过对传统家训文化的梳理,从伦理纬度对其中的家庭伦理思想进行体系构建,并对传统的家庭伦理思想进行评价,同时对我国现实家庭伦理道德建设进行分析,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在社会主义文化视域下对传统家训文化进行批判继承,以期古为今用,传承我国的传统家训文化,并将它运用到我国的家庭伦理道设之中。

论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家训文化的研究状况,并归纳已有研究的特点和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指出本文所研究的家训范围仅是指流传至今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长辈对晚辈兄对弟以及夫对妇的训示、教诫或一家一族内部的有关家规族法等的文字载体,其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等时期,以及它的集中表现方式;第三章首先从夫妻、父子、兄弟、主仆以及邻里五个方面介绍了传统家训中涉及到的家庭伦理思想,其次主要指出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的局限性,表现在浓郁的封建家长观念以及歧视妇女的思想,之后介绍了传统家训的历史作用;第四章主要介绍传统家训的现实价值,由于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出现了家人之间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伦理问题,力图从形式和思想方面向传统家训学习家庭伦理的经验。



关键词:传统家训, 家庭伦理,历史作用 ,局限性,现实意义





Research of Family

Ethical in Traditional Family Ethics

Abstract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as traditional cultur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in the pre-Qin to Han Wei period ger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mature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rosperity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i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lively par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mily. Family is father parent vertical commandment also descendants to regulate behavior, family, family affairs a code of conduct, in the form of a letter, letter, standing or oral etc.. The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is rooted in the smallholder society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thousand years of the feudal society, its essence is to feudal autocratic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moral reflection, and modern society is heterogeneous, construction of modern family ethics can not copy the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must be based on the socialist culture revisit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no culture will not cut its parent contact, modern family ethics generation cannot abandon traditional, only by adhering to and absorb the essence of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to support our family ethic construction. Because the culture has inherited and family pattern similarit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comb, from ethical latitude on the family ethics thought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o the traditional family ethics thoughts evaluation, while to our country reality of family ethics construction undertakes an analysis, find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two, on th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ulture to the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in order to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inherit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and apply it to our family ethics set.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xplain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family culture,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which can be further in-depth study of the problem; The second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the family only refers to spread so far of a family or clan elders to younger brother against brother inside and husband to wife a precept, or a family of related law rules within the family of vector text, its development experienced budding, maturation period of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ts focus mode;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husband and wife, father and son, brother and neighborhood, and introduced the five aspects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volved in the family ethics, the second main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in family ethical limitations, performance in the rich feudal patriarchal concept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thinking, then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family history effect;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 as a result of the economic, legal and other reasons, makes the reality of life in the family emerged between family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the ethical issues, tries hard from the form and thought to the traditional family learning family eth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Traditional Family Ethics,Family ethics,Historical Functions,

Limitations  ,Realistic value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 论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学术意义 1

1.1.2现实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3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传统家训的发展演变和表现形式 5

2.1“家训”概念厘定 5

2.2 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变化 6

2.2.1 萌芽及发展时期:先秦至汉魏 6

2.2.2成熟期:隋唐 7

2.2.3繁荣期:宋元 7

2.2.4鼎盛到衰落:明清 8

2.3传统“家训”的表现形式 8

2.3.1家书 8

2.3.2遗训 9

2.3.3专著 9

第三章 传统家训中的主要家庭伦理思想 11

3.1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1

3.1.1夫妇关系是家庭伦理的核心 11

3.1.2亲子关系是家庭伦理的要点 13

3.1.3兄弟关系是家庭伦理的中心 16

3.1.4主仆关系是家庭伦理的补充 17

3.1.5邻里关系是家庭伦理的社会扩展 18

3.2传统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的历史作用 18

3.2.1 促进了宗族共同体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18

3.2.2 维护了封建统治 19

3.2.3繁荣了传统文化 20

3.3传统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20

3.3.1封建家长制浓郁 20

3.3.2男女伦理地位失衡 21

3.3.3 过于强调道德教育 22

第四章 传承家训中家庭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23

4.1现实生活中的家庭伦理失范 23

4.1.1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失范的表征 23

4.1.2家庭经济伦理失衡 24

4.2 传承家训伦理思想的方法 25

4.2.1挖掘传统家训伦理思想现实价值的依据 25

4.2.2 从内容上传承家训伦理思想 25

4.2.3从形式上传承家训伦理思想 26

4.3  借鉴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的现实价值 27

4.3.1有利于加强家庭成员的责任心 27

4.3.2有助于加强家庭道德教育 27

4.3.3 有益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28

结束语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3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34

原创性声明 35

致   谢 36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学术意义

对于传统家训文化,学者们的研究很多,但从研究的成果来看,大多从文学、书法、语言等方面去开发挖掘它的价值,从伦理学这个纬度来研究的也有,但具体到家庭伦理研究的就很少了,并且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对某一个家训、对某一个家训家庭伦理的某一方面研究,抑或对某一时期的某一个家庭伦理方面研究,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大多是细枝末节,没有概括出传统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思想全景。本文力图在梳理传统家训文化中家庭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对传统家训文化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适合现实需要的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旨在加强我国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并丰富学界在这方面的认识。

1.1.2现实意义

首先,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忽视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引发了许多社会道德问题。眼下我们经常看到的“富二代”、“官二代”问题,就是与家训文化的缺失直接相关,如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即折射了我国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问题。而家训的缺失又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因为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有助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其次,淡化传统家训文化导致我国现代家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现象。如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夫妻之间责任感单薄、对老人不尽孝道等。以离婚率为例,据《九江日报》2011年6月10的报道“日前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显然,这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流思想是相悖的。

再次,我国的家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由于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家庭普遍小型化,并且家庭的城镇化步伐加快,这样,一方面父母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得不将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社会。针对这种新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随着 “国学热”愈演愈烈,传统家训近几年来成为学者和百姓关注的热点。然而,中国古代传统家训并不是“篇篇药石,言言龟鉴”,而是金沙相杂。学习先辈们留下的这一笔十分宝贵的伦理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用历史的以及辩证的眼光来重新审视,需要找到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的契合点,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借鉴。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 “有些道德是跟着社会来的,只要有社会,就得有那种道德,如果没有,社会就根本组织不起来,最后也要土崩瓦解。有些道德是跟着某种社会的,只有这一种社会才需要,如果不是这种社会,就不需要它。前者我称之为‘不变的道德’,后者我称之为‘可变的道德’”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这就有必要加强对传统家训文化的研究,批判地继承传统家训文化,为我国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1.2 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呼吁和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许多学者和媒体乃至学校进而以不同方式进行宣传,激起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传统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是传统文化中及其鲜活的一部分,同样也引起了学者乃至百姓的关注,特别是经过大众传媒的努力,家训又被热捧。家训是父祖家长垂诫训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其形式丰富多样,有诗歌形式、散文形式、专著、书信等,表现途径也是丰富多彩,有的集体吟唱,有的专门在特定的一间房子里施行。总之,父母把自己的毕生经验,告诉给儿孙;同时亦把自己一生所得的的教训,也告诉给儿孙,可以说是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既然是父母和自己儿孙说话,当然不用像官样文章那样正正规规、死死板板,当然更用不着虚饰伪装,随意而实际。

家训的出现由来已久,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我国古代家训萌芽于五帝时代,产生于西周,成型于西汉,成熟于隋唐,繁荣于宋元,完善于明清。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家训内容卷帙浩繁,涉及方方面面。纵观我国传统家训的研究情况,从中国知网上查到的相关学术论文,一共634条,总体说来,研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门针对某一家训,例如有关《颜氏家训》研究的学术论文205篇,另外还有《朱子家训》、《周氏家训》《林则徐家训》等;二是针对某一个朝代的,例如《唐代民间家训考述》以及《宋朝家训》等;三是针对某个家训的某一方面,如《浅析司马光家训中的治家思想》、《简析〈颜氏家训〉的家庭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四是针对某一地方的家训特色,如《潮汕家训的文化审视》;五是针对家训比较,比较突出的有《中日家训比较》;六是总体上家训研究,如朱明勋的《中国传统家训研究》,作者不惜利用笔墨分别研究了我国不同时代的家训,并且对每一时期做了评述,在此基础之上古为今用;七是针对某一时代的某一方面,如《宋代家训的经济伦理观念》。

     从这些研究来看,以伦理学的维度来研究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某一个家训的研究比较集中,如有关《颜氏家训》研究的学术论文205篇,占了32%,从伦理学的维度来看,有《论〈颜氏家训〉的父子伦理及其现代启示》、《简析〈颜氏家训〉的家庭伦理思想及现代意义》、《〈颜氏家训〉伦理思想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等;二是宏观来说,如《传统家训中的伦理道德教育理念及其当下价值探析》,在浩如烟海的家训中,各个家训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向人们传递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提到家训,人们立即会反映到家庭教育,于是在当今人心不古的年代,许多家庭抱着强有力的目的性向传统家训寻觅家庭伦理应该如何的答案.

     鲁迅先生早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中就呼吁过国人对我国传统家训应该重视,并对这项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说:“中国要作家,要文豪,但也要真正的研究。倘有人做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致我们,是怎样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另外当下各种社会问题凸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变革时期,加之有些体制不是很完善,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家庭伦理出现问题,需要传统家训来补充起作用。拿老龄化的例子来说,据有关统计和预测,到2025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8亿,占当时人口的2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65个百分点。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势来估计,到那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不足以解决社会承担养老问题,因此,要使我国老人“老有所养”,还离不开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双向抚养功能,况且,绝大部分人思想和西方不同,还是希望儿孙绕膝下,而不是进养老院,这样孝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是当下在功利思想的趋势下,子女因为父母的一套房子而争夺,把老人的感受置之不理,甚至以此为条件赡养老人,而在传统家训熏陶下,这种家庭伦理问题的出现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栽花的人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栽得好;养蜂的人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养得好,甚至养猪、养马、养鸟、养鱼,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小孩,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诚然,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到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一些学校成立家长学校也颇受欢迎,甚至社会上有些公司专门成立了亲子教育服务,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向古人学习传统家训中如何构建一个家庭的家庭伦理。

      从前辈研究的情况看,可以看出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家训是家训研究的一个方面,学者们进行了从消费伦理、诚信伦理、父子伦理等方面的认识,研究给人们带来了家训不同方向的伦理认知,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当现代人要从传统家训中寻找家庭伦理的构建答案时,这些研究显得有些零散,没有告诉人们传统家训总体上构建的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伦理,以及怎样构建,诚然,在研究中有诸如《治家教子之经典——〈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思想探微》这样的文章,但是学术界的此类文章都集中在某一本家训中,一本家训涵盖不了数千年的家训精华,故以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为主题,是急需的。

1.3研究方法

首先,分析、归纳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的内在体系。古代儒家士大夫推崇的是“家之不宁,国难得安”修身齐家, 首先得“齐家”,即处理家庭内部的关系,搞好家庭建设,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齐家与治国的这种关系,实则告诉我们“齐家”与“治国”之间存在着一以贯之的逻辑关系。说明了在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传统中国社会,家庭被视为基本的伦理单位,人们以家庭伦理比附和处理国家事务,从而使得家庭伦理成为社会伦理的源头活水,而社会伦理则是家庭伦理的扩充和引申。此外,在独尊儒术的观念下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们的统治思想,然而要让文化水平极其低下的广大社会成员能够诵读语意深刻、论证填密的儒家典籍,并能领悟其蕴涵的丰富玄奥的思想理论,儒家思想还只能囿于统治者和读书人的狭小圈子里,儒学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然而用家训这种方式把儒家文化形象化、具体化、通俗化,使其耳提命面、易于理解。在家训里,涉及到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体有父子、兄弟、夫妻以及主仆和邻里之间的伦之理,儒家思想融化到家庭伦理这五个方面。

其次,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化。在传统社会里,家庭主要是以血缘、地缘以及姻缘为纽带组织而延绵的家庭组织形式,家庭依赖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然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自给自足的家庭已然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衣食住用行依靠家庭外的生产逐步强烈,同时,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所面临的家庭伦理问题也逐步显现。我们不能把家庭的和谐完全寄托于家训的作用,因为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使我们不能忘记建立和完善人类的家庭伦理,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建立更完善的社会经济关系,并且相应地改善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家训就属于意识形态之中。然而,正如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有些道德是跟着社会来的,只要有社会,就得有那种道德,如果没有,社会就根本组织不起来,最后也要土崩瓦解。有些道德是跟着某种社会的,只有这一种社会才需要,如果不是这种社会,就不需要它。前者我称之为‘不变的道德’,后者我称之为可变的道德”,我们需要借鉴这种不变的道德在传统家训中的运转方式,罗国杰教授在《中国家训史》的序言中说:“为此我们在继承‘家训’这一古代道德‘遗产’时,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原则,抛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第二章 传统家训的发展演变和表现形式

2.1“家训”概念厘定  

     要研究中国古代家训,须正确理解“家训”一词的含义,怎样的文献才能称之为家训。

    《说文解字注》对于“家”这样解释:“家”是个象形会意字,家字从“占”,内像屋之形,屋下养家(猪)。“其内谓之家,引伸之天子诸候曰国,大夫曰家。” 对于“训”则是这样注释:“训,说教也。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 由是观之,“家训”一词在该书的大意应为:家中(家族)长者对后辈的说教。

    关于家训的概念,学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达概念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界定:

    谢宝耿认为:“家训,顾名思义就是‘言居家之道,以垂训子孙者’(《辞源》),主要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也包括兄姐对弟妹的告诫,夫妻之间的嘱托,以及后辈贤达对长辈、弟妹对兄姐的希望、要求”。“家训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讲修养、谈立志、话人生、言德行、剖处世、说治学、论人才、评风物、述文学、诲尊师、教理财、议从政等等。” 

    徐秀丽认为:“家训又称庭训、庭浩、家诫、家范、家法等等,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 

    李茂旭认为:“家训,也作家令、家诫、家戒,是古人对父母教诲的敬称。广义的家训,还包括家规、家范、家礼、家约、世范、教子诗、示儿书、家书等等。”

包东坡认为:“古代家训,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伦理哲学的范畴,其基本内容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人处世,一是齐家守业。也就是说,每一篇家训都是作者对于做人和治家这两个重大问题所作出的规范和准则,因而它也就包含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和全部学术思想。” 

陈颜斌认为“家训(又称庭训、庭浩、家诫、家范等),是父祖家长垂诫训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家训主要是指记载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长辈对晚辈兄对弟以及夫对妇的训示、教诫或一家一族内部的有关家规族法等的文字载体,如《颜氏家训》、《温公家范》等。动笔之初具有明确的规范家庭的目的,由于家庭或家族内部,而不是范世。如《颜氏家训•序致篇》明言:“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 家训可以是长辈们亲力亲为亦或者后辈们根据其早年教导追忆记录而成,如明代的《庭帏杂录》便是袁参坡的五个儿子根据父母早年对自己的教诲回忆、整理而成。

     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首先,家训并非伴随着家庭的出现而出现,我国最早出现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那时姊妹都是妻子,兄弟都是丈夫,虽然名义上的祖先和子孙关系己经存在,但是对于这种群体家庭我们不能用现代家庭(个体家庭)的概念去理解。“仅仅是一个婚姻生活单位,是为了把人们的两性生活限制在家庭内部。” 因此,实质上的祖先和子孙关系可以说是形同虚设,那么家训产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其次,像《训子言》之类虽冠以“训子”二字,但其内容仅为作者袁黄与云谷禅师之对话,完全就不是训子,甚至连训子的意思都没有一点,就是说不能拿名称来判别。最后,“家训”存在于“家”这个实体之中,“家训”中的“家”,除了指通常意义上的“家庭”含义之外,还带有着强烈的“家族”、“宗族”的特点,考虑到这样的特点,大多数人即认为“家训”属于精英文化,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家庭或即便是现代社会的一般家庭都不具备家训产生的土壤。其实,传统家训一部分是由家长编辑出来的,如《颜氏家训》,一部分是由后代根据先辈们的言传身教追忆的,此外,传统大家庭包含有家长、奴仆、妻儿等,为家庭内部成员制定家训,由此可见家训适用于普遍家庭。


2.2 传统家训文化的产生与演变 

2.2.1 萌芽及发展时期:先秦至汉魏

   先秦这一段时期情况比较复杂,而且距离现在很远,所以我们只能研究文字出现以后的时期,“古文字学的研究情况表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夏代的文字,文字的记载是从殷代开始的。殷商以前的历史,大约是通过口头流传。” 

    其一,此期的家训大抵是一些保存在子书、史传、文集和类书中的只言片语或单篇文章,其篇幅大多不长,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或人物的有的放矢之论。其特点是因事生教,一事一议,语言精辟,发人深省。其二是遗令、家书,晏婴的《楹书》或许是家训史上第一篇由本人写下的教子遗书。其后历汉魏六朝,这类家训层出不穷。如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刘向《诫子歆书》、刘备《遗诏敕后主》、诸葛亮《诫子书》、王僧虔《诫子书》、王褒《幼训》、颜延年《庭诰》等,都是较著名的篇章。其三是戒铭类,如班昭的《女戒》、严光的《十戒》、蔡邕的《女戒》、魏收的《枕中篇》等,其教育对象已具有了一些超越本家子女的普遍意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期出现了用诗教子的形式,陶渊明的《训子》诗和《责子》诗,为唐人教子诗的大量出现开了端绪。

2.2.2成熟期:隋唐

     其一,出现了单行传世的家训专著,代表作是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和中唐柳玭的《序训》。这几部著作的教育对象由具体的人事扩展到整个家族乃至后世子孙,如唐太宗的《帝范》,亦是针对掌管家天下的李氏子孙而言,可见它们是各家族世代相传的家训教材。其二,是以诗教子,蔚为大宗。初唐有王梵志的《世训格言白话诗》;盛唐有李白的《送外甥郑灌从军》,杜甫的《宗武生日》、《又示宗武》;晚唐有杜牧的《冬至日寄兄子阿宜》等一大批教子诗。其三,是家训在社会上的进一步普及,这方面首先要提到产生于唐中宗、武则天时代的李恕所作《戒子拾遗》,此书首标“兼教男女”之宗旨,把妇女教育提到与男子同等重要的地位。宋若昭姐妹二人所作的《女论语》,它全面阐述了女子立身处世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具备的才能,是汉代班昭《女戒》之后最重要的一部妇女教育专著。这一批著作标志着普及性的家训专著已逐渐成熟起来。

2.2.3繁荣期:宋元

     其一,科技的发展促使家训文化得到极大普及,汇集前人家训。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第一部家训总集是北宋中叶由孙颀编撰的《古今家戒》。孙颀的这部书今已失传,但从苏辙写的《古今家戒•序》中,我们仍能了解到此书的撰写目的、内容和大致规模。《古今家戒》虽然失传了,但它留下的遗憾不久便得到了弥补,因为到了南宋年间,刘清之编成了一部搜罗更广、规模更大的家训总集《戒子通录》。刘清之是朱熹的好友,在朱熹的影响下成为一位虔诚的儒家学者。此书内容丰富,收集家训一百七十一篇,可称为南宋以前家训的总汇大观。其二,是出现了大量的家训专著,形成一个空前发展的局面,代表作有司马光《家范》、叶梦得《石林家训》、陆游《放翁家训》、朱熹《训子帖》、袁采《袁氏世范》、真德秀《教子斋规》等等,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其三,是出现了诗文结合的著述形式,前者指南宋方昕的《集事诗鉴》,其写作的特点是,先以散文叙事,然后就其事用一首七言诗作概括,用意在于简明易记。

    另外,在我国北方与南宋对峙的金朝,也有不少家训著作,如《元遗山集》中即有《毛氏家训后跋语》,惜金朝战亡,文献散佚,难以究其详。元德明的《读书十法》,保存于其子元好问的《诗文自警》中,则是金朝成篇家训中硕果仅存者。

2.2.4鼎盛到衰落:明清

明清时期,随着人口增多,小家庭大量产生,加之民族危机加深,大家庭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得到强化、扩大,发展更加完备和严整;一部分急剧败落。家训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总的趋势是由鼎盛到衰落的一个时期。

明初到清代前期是传统家训发展的鼎盛时期,数量上,“据统计,《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的“家训”一类著作,公开印行的就有一百一十七种,而明清两代就占了八十九部,其中明代二十八部,清代六十一部,清代家训大多集中在鸦片战争之前。而且,从目前我国典籍中流传至今的家训来看,也以明清两代数量最多” ;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也有专门训诫商贾之类的家训;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又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鸿篇巨制,又有歌诀、训词等。出现这种盛况,其一是由于家训在明代以前已经很繁荣,基础很好,其二是由于封建社会发展到这个时期,已经处于衰落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统治阶级进一步禁锢人们的思想,抬高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其三是朝廷大力倡导并且身体力行,明仁孝文皇后亲自撰写的《内训》,是封建帝后撰写的最为全面的一部家训,皇后的大力倡导,也使明朝的家训得到发展;其四是嘱咐后人及时修订并学习,如明朝的许相卿嘱咐后人参考《郑氏规范》修订自己的家训,作为治家处事的基本规范。

 清代后期是传统家训发展的衰落时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改变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以恢复中华帝国的元气。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在探讨这个问题,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与此时代背景相联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家训,鲜明地体现了社会转折时期在继承传统与更新观念、崇尚气节与以夷为师、中学与西学的矛盾冲突中。清代末期,统治者丧权辱国,以求苟且残喘,反封建思潮的兴起及其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抨击,导致传统家训内容及教化方式的变革要求日渐强烈。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使得传统家训指导思想的神圣性发生了动摇。特别是辛亥革命的爆发,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封建吃人礼教。

在此基础之上,洋务派开创家训的新生命,一些有识之士既继承中国优秀的家训传统,又不拘于古人,适应时代变化,在家训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有很多发展和创新。

2.3传统“家训”的表现形式

2.3.1家书

所谓家书,主要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对晚辈(其中也指兄对弟,夫对妻这两种情况)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的一种家训形式。如郑板桥的家书中,就有十六篇是专门用来教诫弟弟和儿子怎样处理家族关系,其它如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等,也有不少诫子书。最为著名的是曾国藩,他一生写了几十篇家训性质的家书,最后竟结集成专著《曾文正公家训》。家书的其特点是富有真实的感情,容易被受教诫的对象所接受,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押韵形式。

2.3.2遗训

   遗训是指家训的主体在临死前对自己的儿子或亲人的教诫。它或者是死者在未死之前亲自写成,或者是临死之时的口头训教而由后人追记。遗训在传统家训里称呼多样如遗令,马融、张逸等就有《遗令》;有的名之曰“遗戒”,如南朝齐张融就有《临卒戒子》;有的名之曰“遗救”,如南朝梁雷绍就有《遗救其子》;有的名之曰“遗言”,如三国蜀向朗就有《遗言戒子》;有的名之日“遗书”,如东汉赵咨的《遗书救子撤》。另外,还有“遗教”、“遗疏”、“遗嘱”、“遗命”等称呼。有些遗训虽不完全采用上述等名称,但意义却完全与遗训相同,如“顾命”、“将死之鸣”等。这些遗书的内容,从内容上看,遗训文献大致包括这么两类事项:一是对自己后事的安排,多为训诫子孙在作者死后,办理丧葬事宜应当从简节约,讲究实际的道理,一是对子孙辈的最后叮嘱。

2.3.3专著

     我国传统家训专著产生于隋初,至唐代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自宋以后,家训专著纷纷涌现,蔚为盛观。不但有专著体,而且随着家训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家训集体式,家规体式,家仪体式,家书集体式,家训诗集体式等多种新体式。前者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叶梦得的《石林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后者如刘清之的《戒子通录》是标准的家训集体式专著,它移录或节录了宋代及前代的家训作品近两百篇(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收录我国传统家训的专门性类书,节录有专著和书信等。

    在这里要专门提到古代还有一种专门针对妇女的家训类别,即为女训,古人因时代的限制,一般人家的子弟是不能接受学校教育的,所谓的库序之教、书院之制亦仅为少数势家所设,普天下的绝大多数人只能受教于家。对女子来说,这种情况尤为显著,可以说是无论贵贱,概莫例外。班昭的《女诫》不仅是现存最早的具有家训性质的女训之作,而且还是以后同类的女训之作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它的出现,开启了以后历代文人学士仿作女训的先河。其影响巨大,故到了清初,王相将它与唐宋若华、宋若昭姊妹合著的《女论语》、明仁孝文皇后的《内训》及王相母撰的《女范捷录》合编一处,名之曰《女四书》。古代女子的教育一言以蔽之就是“三从四德”的教育,故这一思想在大部分女训中得到了全面阐发。


     此外,在家训中散文形式所占比例比较大,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等,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诗词,伴随着诗词的发展,家训的表达方式也多样化,特别是唐宋以后,诗词深受人们喜爱。唐时宋若莘的《女论语》通篇四字一句,“东临西舍,礼数周全。往来动问,款曲盘旋。一茶一水,笑语然。当说则说,当行即行。闲是闲非,不入我门”寥寥数语写明了和邻家如何相处,邻家女眷,应该经常往来问寒问暖,茶水招待,言不失其礼,不评论别人的是非常短,不泄露交谈的言论,不能像愚妇那样,偏听一方,伤害长辈,毁骂妯娌,无所不至。

其二是歌诀,一般篇幅短小,这种是专门为吟唱而做,“就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在家训发展史上最早采用唱咏韵语对人家进行教诲的,是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哥哥陆九韶。” 每月初一、十五家长率全家参谒祠堂后,先是击鼓二十四声,然后令一子弟唱:“听,听,听!凡为子弟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讲家庭成员之间应孝亲敬长、夫妇和顺。



        












第三章 传统家训中的主要家庭伦理思想

3.1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夫妇关系是家庭伦理的核心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 颜之推在兄弟篇中本是为强调兄弟关系的重要性,但从中亦可看出夫妻的重要性.婚姻之事,家之盛衰相关。

3.1.1.1夫妇选择

   在择偶方面,其一认为应门当户对,“如我家子痴愚庸下,而娶美妇,岂特不和,兼恩有他事。如我女丑拙狠妒,而嫁美婿,万一不和,卒为所弃者有之。凡嫁娶因非偶不和者,父母不审之罪。”  汪祖辉在《双节堂庸训》中说“夫富与富接,贵与贵比,人情也。两家地位相当,自尔往来稠密。稍分高下,渐判亲疏,势实使然,贤者不免”。  

   其二,以人品为重,切莫功利熏心,颜之推说“婚姻素(清白)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男女义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苟人物不相当,则子女终身抱怨,况又不知而生他事者乎!”  

   其三,避开中表姻亲,曾国藩坚持“古者婚姻之道,所以厚别也,故同姓不婚。中表为婚,此俗礼之大失。譬如嫁女而号体泣,奠礼而三献,丧事而用乐,此皆俗礼之失,我辈不可不力辩之。”  另,亦有家庭持在旧亲中寻找,并不在意,《郑氏规范》即认为“当始自旧亲以及通家故与旧里中名德古旧之门”  

   其四,在年岁上,也有讲究。《张氏家训》即认为“男女订婚,大约十岁上下便须留意,不得过迟。过迟则难选”。   最后,丧偶之人可否再婚,各家见地不同,如“《蒋氏家训》、《温氏母训》等还提出了寡妇再嫁,家人应予支持,亲属不得阻挠的可贵而明智的见解” 。而《温氏母训》认为“只要作家主的,一者用心周到,而者立身端正,只要消受得一个巴字,日巴晚,月巴年,农夫巴一年,科举巴三年,官长巴六年、九年,父巴子,子巴孙,巴得歇得,便是好汉子。” 另,《郑氏规范》提出“子孙有妻子者,不得更置侧室,若年过四十无子,才可纳妾.”   

    在结婚时,大部分家训都认为应该节俭,“诸事总须节省,新妇入门之日,请客亦不宜多。何者宜丰,何者宜俭,总求父大人酌定之”。 又如许汝林霖认为“如职居四民,产仅百亩,聘金不过十二,绸缎亦止数端。… …度力随分,彼此俱安”,还规定“迎亲之顷,舟车鼓乐,仪从执事,一切从简”。 

3.1.1.2婚姻生活

   婚后,毋庸讳言,传统儒家思想对夫妻之间的理解是男尊女卑的伦常关系。《荀子•君道篇》“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 清代陆圻所作《新妇篇》是他送给自己女儿的特殊嫁妆,告诉女儿“夫者天也,一生须守一敬字。新毕姻时,一见丈夫,远远便须立起… …凡授食奉茗,必双手恭擎,有举案齐眉之风。未寒,进衣;未饥,进食。” 丈夫是妻子的全部所倚,虽然过之几分,不过“未寒,进衣;未饥,进食”也在情理之中。又,陆圻说“风雅之人,又加血气未定,往往游意娼楼,置买婢妾。只要他会读书,会做文章,便是才子举动,不足为累也。… …若娶婢买妾,俱宜听从,待之有礼,方称贤淑。”13严复在对江氏说“一经出门之后,便永远不算我严家之人,一文不能接济,所有衣饰,皆我血汗银钱;所有儿女,系我儿女,上海家是我的,福州住宅是我儿媳的,皆不准住,以后西洋盘经三十二向,任汝爱往何方,吾亦不复过问。”可见在严复看来妇女是没有任何自由的的,嫖娼置妾竟被赞扬为自己丈夫的风雅举动,且不能丝毫违拗,可窥见妇女所受的奴役与欺压之深,可以说陆圻把妇女的地位推低到了极限。《女戒》等家训也从不同程度上均认为妻子须从一而终,唯命是从。明人杨继盛在临死的时候甚至还对其妻说:“妇人家有夫死就同死者,盖以夫主无儿女可守,活着无用,故随夫亦死” 。不过,在夫若发怒,不可生慎,退身相让,忍气低声的思想也下“夫妇之际,以敬为美”的不同呼声,《礼记•哀公问》即:“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乎?” 指出丈夫对妻子应该敬重。传统家训中有“夫妇乃人道之始,万化之基也。相敬如宾,岂容反目。虽夫为妻纲,固当从夫之命;然妻言而有理,亦当从其劝谏”  的认识。 

 另,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也有“为人妻者,非徒备此六德而已,又当辅佐君子,成其令名,是以《卷耳》求贤牢官,《殷其雷》劝以义,《汝坟》劝之以政,《鸡鸣》警戒相成。此助之功也。” “夫有恶事,劝谏谆谆。”《袁氏示范》也提出如果自己的丈夫或者愚蠢懦弱,或者不走正道,亦或是丈夫死时留下年幼的孩子,这些情况的出现时,妇女应该会算计谷物出入,会管理家庭以及会自己一人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任。

3.1.2亲子关系是家庭伦理的要点

     古人认为“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 …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孟子认为父母希望“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为人子的即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慈子孝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道德准绳。

3.1.2.1为人父母的伦理规范

明朝仁孝文皇后《内训》中认为“上慈”是“下顺”的前提条件,提出“上慈而不懈,则下顺而益亲。若夫待之以不慈,而欲责之以孝,则下必不安。下不安则心离,心离则忮,忮则不祥莫大焉” 。父母对于子女可谓全身心投入,但传统家训亦提出应爱之有道,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端蒙养。许相卿、颜之推以及司马光等对此均有所认识。《颜氏家训》认为教育孩子从胎教即应开始,提出“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生子咳口是,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应当“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从小教育孩子“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司马光亦认为应该从小教育,打比喻道“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也具体性的提出在给孩子选择乳母的时候即应选择良惠之人,并提出从孩子能说话起到以后成人期间的教育。

其二,不宜偏。古人提倡多子多孙,为父母者一般会有几个子女,子女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差别,有些甚至只是因为年龄差异,父母会有些偏爱,为此有家训提出“贤不孝皆吾所生,为父母者不宜偏爱。倘过于分别,不肖之子,不知自反,必怨必忿。父母既没,移怨忿父母之心,怒及兄弟,终身不睦者有之。为父母者,当明晰此理,庶不贻后日之患” 姚舜牧在《药言》中,也认为“偏爱日久,兄弟间不觉怨愤之积”。正如“所谓爱子,适所以害之也。” 在传统家训中有轻视女性的认识,司马光、颜之推等均有此或多或少的说法,但在此也有不同的声音,白居易在《赠内子》中说“白发长兴叹,青蛾亦伴愁。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在《吾雏》中还对女儿寄以厚望“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其三,以身作则。“为父者一动一言循规矩以表率之,子自相劝而化。若所令返(反)其所好,亦徒费口舌而已。” 司马光《谏水家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颜之推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同样的一句话,人们总是相信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命令,人们总听从所敬佩的人。家长如果能成为子女所敬佩的人,那么在教育子女方面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欧阳修的侄子要为他买朱砂,他在家书中说:“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 告诫侄子不能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其四,惩治其过。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很少愿意去打官司的,即便现在也是如此,况且古代还定有诛九族等类似的罪名,所以说家庭成员对家庭伦理看的很重,子女不遵守家训该如何处置,北宋王旦的《文正遗训》中说:“若子孙不遵教训,强暴梗庚,轻则缚送祠堂答责,重则鸣之于官,不可姑息涵容以致捻恶贻累”。《宋史•儒林传•陆九韶》记载,“家长令诸子弟责而训之;不改,则鞭挞之;终不改,度不容,则言之官府,屏之远方焉’。司马尤的《居家杂汉》亦提出类似“凡一子妇,未苟、未孝,不可有憎疾,姑教之,若不可教,然后怒之;若不可怒,然后答之;屡答而终不改,子放妇出”的规定。

此外,传统家训对于继母的慈爱也有所论述,《颜氏家训》认为“后母之弟,与前夫之兄,衣服饮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之隔,俗以为常”,进一步分析“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容求,助相说引”, 但也有继母“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 ,穆姜常年对前妻的孩子这般,最后孩子们终于认识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养恩,禽兽其心。”2当然,传统家训谈及的不囿于此,还有知子未必是父、避过已逝父母的字等。

3.1.2.2为人子女的伦理规范

    作为子女应该言孝。孔子在《孝经》中即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 在这里,孝是一种高尚品德,而从曾子开始,孝道已跨入政治领域,出现了孝治天下的说法,统治阶级需要民顺的思想。孝,成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袁氏世范》中即指出子女敬爱父母要发于诚心,“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无论言语交往还是应接待物都要恭敬诚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勉强迎合,而内心却存有怨恨。总体来说,传统家训为人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顺而侍亲。曹瑞《家规辑略》强调:“子受长上河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理。” 《居家杂仪》“凡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事毕,则反命焉……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在言听必从的传统家训思想里,也有家训提出父母有过,做子女的有“谏”的义务,如《家范》认为“谏者,为救过也,亲之命,可以从而不从是悖庆也,不可以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然而不谏是路人,故当不义,则不可不争也。”子女劝谏父母的过错,是避免父母犯错误的孝行。当然封建社会子女对父母的谏争是有限度的,而且要讲求方式方法,“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则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间,宁熟谏。”“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其二,敬为孝先。古人认为,“人子之事亲也,身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 明朝仁孝文皇后《内训》中要求“孝敬者,事亲之本也。养非难也,敬为难。以饮食孝奉为孝,斯末矣。” 在《温氏母训》中“问介,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母亲问温以介这个问题,就是教育他为人子不能只看给予父母物质方面,还应当满足父母精神方面的需求。温以介认为一是在父母面前一味自作主张,为人父母其实并不愉快,一是在父母面前什么事都要算计占个便宜,不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其三,祭以念亲。生死是人生的两件大事,父母亡后,祭奠是孝的表现。《论语•为政》既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守孝三年,以后还要终身祭祀,子孙继续祭祀。而在传统家训里,整体而言是教育子女以薄葬来祭奠,陆游在《放翁家训》中即指出反对“奢于道场斋施之事”,对“张设器具、吹击锣鼓”表示反感,出殡也不需要纸人纸马之类,守墓一人即可。在这一点上,为人所称道的即是清代的金成治,他在《后事十条》中指出“一是‘不厚敛'”… …“二是‘不报丧'”… …“三是‘不蘸斋'”… …“四是‘不伴材'”… …“五是‘不开吊'”… …“六是‘不久停'”… …“七是‘不坐夜'”… …“八是‘不奢送'”… …“九是‘不供荤'”… …“十是‘不烧锞'。将省下的钱“或济瞽残、贫病之饥寒,或修桥路以利跋涉,或施茶汤,或买物放生,种种善举”,认为“凡出言行事,俱守我之仁厚勤俭,不堕家声,是即孝道矣” 许汝霖以及长孙皇后等在这方面皆是如此认为的。

此外,传统家训也提出哀伤父母去世是孝的表现,但凡事都有个度,哀伤过度就成为愚孝,两晋时的王祥在《遗令》中认为“高柴泣血三年,夫子谓之愚。闵除丧出现,援琴切切而哀,仲尼谓之孝。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杀,饮食之宜,自有制度。” 即认为为哀伤过度不是孝的本质,德行高尚,扬名显亲,才是最大、最根本的孝。

 其四,功名显亲。光耀门楣是对父母乃至祖先最大的孝,所谓学而优则仕,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王祥(晋)在其家训中指出“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 石成金、彭端吾等均提出光耀门楣是孝的最大体现,这也是家训中的代表,但曾国藩提出功名并非显亲至至,“科名不可尽得,而孝悌不可不得”。“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悌为瑞,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汲于进学也” “大者远者”即为孝悌,小者近者即为科名。

最后,在有些家训中提及到媳妇如何孝敬公婆。在《居家杂议》中,司马光要求子媳:当父母翁姑有病时“无故不离侧’’“不嬉笑”“不宴游”;当父母“有事过劳,恐其睡卧不宁”

子媳必须“时时问安,不必拘晨昏也。“凡妇不命运私室,不敢退。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 在郑氏的《女孝经》认为应视公婆为自己的父母,“守之者义也,执之者礼也。鸡初鸣,咸盥漱服以朝焉,冬温夏清,昏定晨省。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礼信立而后行”。 

3.1.3兄弟关系是家庭伦理的中心

  在家庭中,兄弟之间的相处时间是最长的,《聪训斋语》中指出:“人伦有五,而兄弟相处之日最长……若恩意侠洽,猜间不生,其乐岂有涯哉?” 《颜氏家训》即有“兄弟者, 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 前襟后裾, 食则同案, 衣则传服, 学则连业, 游则共方, 虽有悖乱之人, 不能不相爱也”。 意思是兄弟本是身体不同但血脉相连、骨肉相通。当他们年幼的时候, 父母左拉右牵、前引后扶。兄弟同桌吃饭, 穿同样的衣服, 一起学习,一起游玩, 即使是悖乱胡来的人, 兄弟之间也是能够相亲相爱的。

  不过,相比较父子、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在平等因素上略胜一筹,加之兄弟之间相处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出现矛盾的机会也比较多,深层次原因认为是“人之兄弟不和而至于破家者,或由于父母僧爱之偏,衣服饮食,言语动静,必厚于所爱而薄于所憎,见爱者意气日横,见憎者心不能平。积久之后,遂成深仇。” 也有认为是“譬如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涂悔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如此看来认为是妻妾的责任,《石林家训》等亦有此类看法。

 如果“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 。兄弟阋于墙,子侄亦不相爱,进而导致一系列家庭人际关系的恶化,这对整个家族的乃至小家庭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所谓家和万事兴,兄弟之间该如何相处呢?

 其一,利益分配。《袁氏世范》中指出,不要因贪图小利而影响家庭和睦,应“各怀公心,众有所分,虽果实之属,不值十文,亦必均平,则何争之有”, 同时还指出,兄弟之间在分配家产时应提早分配,而且最好分居分产,“兄弟当分,宜早有所定,兄弟相爱,虽异居异财,亦不害为孝义” ,这样既维护了各自利益,又确保了兄弟和睦。其二,兄弟各尽职责。“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友”,即友好、亲爱、互相帮助,“恭”指肃敬、尊崇、顺、谦恭而有礼貌。其三,保持距离。“娣娌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 ,妯娌之间,很容易产生纠纷,与其让情同手足的兄弟之间陷入这场是非,不如让他们各奔东西,分离之后他们反倒会相互思念。其四,在传统社会里,孝的思想外推内衍,在家庭内部即推及到对兄长的尊敬,长兄为父便是其思想表现,宋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视如朋辈,事事欲论曲直。若父兄言行之失,显然不可掩,子弟只可和言几谏。若以曲理而加之,子弟尤当顺受而不当辨。” 司马光在《家范》中指出“兄弟而及于争,虽俱有罪,弟为甚矣”明人杨继盛教导小儿子应箕时教导说敬哥哥,要十分小心,合敬父亲一般,若哥哥有什么计较,则不但要与他赔礼,而且要跪拜。

3.1.4主仆关系是家庭伦理的补充

指出“官仆之分,主奴之别”以此维护主人的地位,作为主人家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关心有加。《礼仪问答写卷》作为少数民族的杰出家训,在这方面指出“恰如其分”,“勿似对土、石一般遗忘,做事勿施沓,勿使下属不满”。《袁氏示范》认为要关心奴仆的生活,“衣须令其温,食须令其饱”,奴婢的住处要也要经常检点,令冬时无风寒之患,”奴婢有病应送外医治;雇佣女仆年满要送还其家人。“遇其有生育婚嫁,营造死亡,当厚周之。耕耘之际,有所假贷,少收其息。水旱之年,察其所亏,早为除减。不可有非礼之需,不可有非时之役”。

其次,轻视奴仆,功利心强。总体上来说,传统家训中虽然具有善待家奴等相关思想,但也有“缙绅以恩养之奴仆,当然以严法役使至” 这种消极思想,袁采认为“奴仆、小人就役于人者,天资多愚,作事乖戾背违”,他们“性多忘”、“性多狠”,因而不能委以重任,让奴仆吃饱穿暖,目的是“此辈既得温饱,虽苦役之心,彼亦甘心”的自家利益,要求不可鞭挞,主要是怕出意外,虽然对家仆多加关心,但始终认为其是下等愚笨之人。再次,严以待仆。司马光在其家训中明确规定:“凡男仆欺诈,背共拘私,屡为盗窃,弄故犯上者,逐之。”“凡女仆,其有两面二舌,饰虚造谗,离间骨肉者,逐之。”如果奴仆之间发生争执,“主父母闻之,即诃禁之,诃禁不止,即杖之。” 不仅如此,他们还具体的规定了奴仆一天的劳作任务,“凡内外仆妾,鸡初鸣,咸起栉总蛊漱衣服,男仆洒扫厅事及庭铃,下苍头,洒扫中庭,女仆洒扫室堂,设桌椅。……当昼内外仆妾惟主人之命,各从其事以供百役。”2奴仆从早到晚从事劳作,听从主人使唤。

最后,新妇对待婢仆不同。《新妇篇》指出对公婆的婢仆, 要以礼相待,不可以疾言疾色,可以避免在公婆面前搬弄是非;对自己夲房的婢仆,一是要关心他们的饮食衣服,即便是犯了过错的奴仆也不得随意打骂。他说:‘己身婢仆,童稚居多。如有小过,但当正言教诲之,不改,再骂詈(li 骂)之。许之以责,必不该而过差大,然后用小戒尺与三下五下,亦不可多’。二是要自己的仆婢谦让堂上的仆婢。三是本房仆婢如果得罪公婆及宾客邻里,必须训饬惩治,不护短。对自己娘家的奴婢,不得已才留饭留宿。如有放肆的地方,要严肃训斥。这一点在《安得长者言》中其实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凡奴仆得罪于人者,不可恕也;得罪于我者,可恕也。”

3.1.5邻里关系是家庭伦理的社会扩展

   常言道血浓于水,又说远亲不如近邻,通俗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远水救不了近渴,特别是在古代交通和通讯不是很发达的时候,“睦邻”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特别强调的美德。在这一点上,明代时期的李参坡夫妇,行为令后世敬仰,他们自己没有立家训,不过是弟兄五人根据父母平日的教诲,把其记录下来,李氏嫁到袁家时,沈袁两家已结下世仇,然而李氏平时就忍让沈家,当沈家人生病了,李参坡亲自上门诊治,并以药相赠,李氏还动员相亲为沈家捐款。正是因为李氏夫妇的宽宏大度,使得“沈遂忘仇感义,至今两家姻亲往还”曾国藩在其家训中指出:“李申夫之母尝有二语云,‘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戒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 要求家人对待亲邻他人也要和善相待,不管宗族姻党与自家有无过隙,子弟辈应该做的是一概爱之敬之,告诉家人除了不管闲事,不帮官司之外,有可行方便的地方,决不要吝啬。在这里,曾国藩实际告诉家人,处理邻里关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袁氏示范》认为应平日多家抚恤,又是相互照应,不要让自家小孩损坏邻家的花果树木,不要让牛羊鸡鸭啃啄邻居的庄稼。

3.2传统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的历史作用

3.2.1 促进了宗族共同体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首先,传统家庭内部人口几人十几人甚至上百,一些豪族田地可多至数千亩,房屋可多至数千间。这些大家庭实际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组织单位,加上家庭成员各自利益偏好、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等不同,如果对家庭成员行为不加以约束和引导,家庭和谐是有一定困难的;同时,在农业社会里,老者长者尊者具有绝对的文化权威,因而他们最具有对族人进行文化教育的资格,加之教育并不是很普及,有些人特别是广大妇女没有机会进私塾之类的学校学习,家长利用家训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司马光的《家范》讲述了家庭成员及其亲属之间的关系分类阐述,几乎提出了调解家庭成员、亲属之间关系的所有规范。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断,亦有余欢"告诉家人,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宋史•陆九韶传》记载:“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遏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子弟有过,家长会众子弟贵而训之,不改,则挞之;终不改,度不可容,则言之官府,屏之远方焉。”《庞氏家训》也说:“子孙有违家训,会众拘至祠堂,告于祖宗,重加责治,谕其省改。”严肃的训诫、直接的控制加上通过“义庄”、“义学”等对家族成员的恩威并施,保持了宗族共同体的稳定和延续。封建政权的统治又通过宗族共同体深入了乡间基层,许多矛盾都化解于家庭内部,这一切都使得封建社会的延续得到了可靠的保证。被称为“世之范模”的《袁氏世范》中,关于持家兴业的经验就涉及防火拒盗、房屋起造、役使仆隶、雇请乳母、假贷钱谷、植种桑果、养畜饲禽等几十个’方面,详尽具体家训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伦理纲常注入了家庭这一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在家训的约束规范和长期熏陶之下,形成了符合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家风、门风,这种家风再经过统治者的倡导,又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

如江州义门陈姓家族,以33条《家法》作治家之本,曾创造了十九代聚族而居、3700

多口人共食的世界奇迹,宋至道三年(997年)皇帝赐“玉音”匾,题“真良家”赠之。

      其次,家训中强调早期教育,对儿童启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孩童形成自己的道德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外化物为自身的同化、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早的影响会给儿童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早期的家庭教育可以及时地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提供社会价值标准.如前面所提到的司马光认为应该从小教育,打比喻道“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最后,睦邻思想,友好睦邻几乎是绝大部分家训所共有的特点,曾国藩在其家训中指出:“李申夫之母尝有二语云,‘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戒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 要求家人对待亲邻他人也要和善相待,不管宗族姻党与自家有无过隙,子弟辈应该做的是一概爱之敬之。

3.2.2 维护了封建统治

    传统家训,是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内化为个人意识的中介,是封建思想的家庭化,起了缓和消融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相冲突这一矛盾的作用。在社会领域,社会意识形态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意识而对社会意识进行的加工和提炼,它集中地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和社会利益。它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规范性,但对每个社会成员并不直接具有有效的渗透力。这就是说,社会成员既可能仅仅依据自我意识而设计自我和塑造自我,这种自我设计往往会与普遍的社会意识所规范的社会发生冲突。而解决这种冲突的最好办法,是将社会意识形式家庭化。只要家训的内容反映和体现社会意识形态,它就可以担负起解突的重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和体现的传统家训,就正肩负着这种重大使命,较好地解决了这种冲突,使社会普遍的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人的意识,成为个人意识的灵魂和主宰。这样,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冲突就消融了,就浑然成为一体了。因此,在传统社会里,每个人就可能自觉地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并依此来磨砺自我。

3.2.3繁荣了传统文化

3.2.3.1 内容的丰富性

   家训是祖父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也包含有兄长对弟妹以及夫妻之间的嘱托,就像颜之推所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已整齐门内,撕提子孙。”传统家训想到了每一个家人在在自己的立场上处理与家族内部其他成员的伦之理。总体要求与具体实施方式相结合,如为人妇时所要维护的是男尊女卑以及等级思想,甚至涉及到了新妇如何对待自己、婆婆、娘家人的婢仆。

3.2.3.2形式的复杂性

   为了整齐门风,传统家训在发扬儒家思想的家庭化时,体现了家训形式的复杂性。各家都有一套自己整齐门风的方法。

首先,文字表述可谓形色各异,并非一板一眼的简单说教,有传统的书信式,如范仲淹的《与兄弟书》,朱熹的《朱子训子帖》也是由家书合编而成,古人说“相见无期,唯是书疏,可以当面。”“尺牘书疏,千里面目也。”以家书的形式娓娓道来对子孙妻儿的训诫;也有以写诗歌来训子的诗训,《女论语》通篇四字一句,“东临西舍,礼数周全。往来动问,款曲盘旋”;还有诗歌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其典型代表是方听的《集事诗鉴》,它首先以一段简短的文字向人们介绍“忠、孝、节、梯”的楷模,然后以一首七言诗来进行评价。这种诗文结合式是对家训体裁的一大创新。

 除此文字书写上的多样以外,具体实施也是丰富多样。主要如召开家庭会议、写功过格、刻石立铭等。以召开家庭会议为例,《庞氏家训》对此规定,每月的初十、二十五两天(“遇大寒暑、大风雨则暂免")的日暮时分,合家老小,不论尊长卑幼,都来聚会。开会时大家各人讲述自己半个月来的经历见闻,“或善恶之当鉴戒,或勤惰之当劝勉,或义所当为,或事所当己者,彼此据己见次第言之。各倾耳而听,就事反观,勉加点检,此即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之意。”这篇家训还规定,家庭聚会由大家轮流主持。凡无故不到会者,则是“自暴自弃之人”。

3.3传统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3.3.1封建家长制浓郁

可以说,从孔子之后孝的观念被政治化,“从其弟子曾子开始,孝道就不仅用于孝父承兄,而且延伸到使臣和事君的政治领域。” 后来的《孝经》宣扬孝治天下、孝顺天下,“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的这种伦理化,使得孝也背负着政治使命,“五刑之数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乱之道也。”认为不孝之人是大乱的祸根,《孝经》在汉时被捧得和《春秋》并列。传统家庭是家长专制型性的家庭,辈际尊卑显得格外严格,“父者,天之也。”对于天唯有顺从、仰望、倾慕的份儿。

统治者大力倡导的尊卑观念在家训里也得到注解,曹瑞《家规辑略》强调:“子受长上河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理。” 《居家杂仪》“凡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事毕,则反命焉……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

一定程度上说,在传统家训里,家长有几乎绝对的权威。家训是封建社会文化的产物,其遵从封建伦理纲常,所谓父为子纲,子要遵从父的指令。在这样的伦理纲常的指导和影响下,家训大力宣扬“孝道”的观念,在家庭关系中缺乏平等、民主的气氛。在中国历史上,家长又被称为家君,是家庭中的绝对权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体现在家教方式上,往往是体罚盛行。如《颜氏家训》就推崇这种家教方式,认为鞭挞惩罚是管教子女的有效手段,使子女害怕而不敢犯错误。这种绝对服从家长的意志,往往会扼杀了人独立思考的能力。致使人的成长具有了更多的限制和束缚,遏制了成长中的孩子的创造欲望和怀疑精神。

3.3.2男女伦理地位失衡

3.3.2.1极端的贞节观

姜太公曾说:“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说:“盗不过五女之门。”李昌龄在《乐善录》中甚至说:“大抵妇人、女子之懂情,多淫邪而少正,易怒而多乖。”传统家训中对于女性性别的歧视非常严重。极端的贞洁观便是,贞洁又称贞节,是传统伦理道德中一项最基本的节操,不仅要求妇女绝对忠于丈夫,而且要到夫死不嫁,从一而终。私有制确立以后,男子对女子从精神到肉体进而占有,把贞洁推向非人化极致的当属宋明理学。北宋理学大师程颐同人谈妇女守节时说道:

      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

      曰:“然。凡妻,以配身也,若取失然饿死事节者以配身,是已失身也。”

     又问:“或有孤孀贫者无托者,可再嫁否?"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事说。然饿死事极少小,失节事极大。”

     寥寥数语,甚至说到男子若娶再嫁之妇,男子因此而也失节。上至缙申世家,下至黎民百姓,《明史》中说“妇道惟节是尚,值穷之变,不溺与刃耳” 。

     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大家长们,在这一点上,自然是这一思想的卫道士,战国时期的荀爽在《女戒》中即有“竭节从理”的认识,在唐朝这样一个时期,在《女论语》中亦有女子之道,“第一守节,第二清贞。” 明人杨继盛在临死的时候甚至还对其妻说:“妇人家有夫死就同死者,盖以夫主无儿女可守,活着无用,故随夫亦死。这才谓之当死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谓之贞节” 。舜牧在《药言》中说:“女人最污是失身。”3

3.3.2.2失衡的行孝观

《说文》说:“善事父母者,从老者省,从子,子承老也。” 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古代家庭伦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蘼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腹我,欲报之德,昊极罔天。”4不论男女都是父母竭尽全力抚养成人的,然而,在传统家训里子女行孝也是失衡的。

清初以有个张孝子,他是如何得的呢,“盖全其母,不能全其妻,乃杀之而不顾。” 封建统治者以此表彰惨无人道的德行,以死为公婆尽孝。在传统儒家思想里,讲求的是夫为妻纲,“夫者,妻之天也。妇人不弍者斩,犹曰不弍天也。” 妇女嫁到夫家,就得作为晚辈行孝,正如前面所提当父母“有事过劳,恐其睡卧不宁”子媳必须“时时问安,不必拘晨昏也。“凡妇不命运私室,不敢退。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 在郑氏的《女孝经》认为应视公婆为自己的父母,“守之者义也,执之者礼也。鸡初鸣,咸盥漱服以朝焉,冬温夏清,昏定晨省。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礼信立而后行”。 

然而,为人女儿者在出嫁之后,如何为自己的父母尽孝呢,传统文化提到的很少,对此清代的《新妇篇》认为“对婆家的亲戚,要热情接待,即使婆婆不留吃饭,自己也要尽力挽留;而对母亲家的亲戚,不仅不能留下用餐,而且见与不见也要请示婆婆,招待的标准更是一切听从公婆安排” 。

3.3.3 过于强调道德教育

教家立范是古代家训的宗旨,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古代家训的基本内容。家训,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体现,将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一一儒家伦理纲常注入了家庭这一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在家训的约束规范和长期熏陶之下,形成了社会需要的良好家风、门风,这种家风再经过统治者的倡导,又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这样就实现了“修齐治平的政治目的,最后实现政治与教化的合一。传统家训过于强调道德教育,一定程度上,知识教育也是为了道德化,单纯追求人格的完善,造成了教育的单一化、人伦化等特点,把知识教学当作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过分地重视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从而忽视了知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把道德教育看成成就人格、治理国家的唯一手段,这样就夸大了道德教育的作用,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一识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重视道德而轻视知识的文化倾向,对于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明中叶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把从事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及农业生产方面的学习,看为“小人能之”,忽视和排斥了自然科学知识,造成了中国古人思想的偏见和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和停滞。




第四章 传承家训中家庭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4.1现实生活中的家庭伦理失范

4.1.1现实生活中家庭伦理失范的表征

     首先,夫妻情感下降。夫妻关系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核心,从夫妻关系的形成到维系,乃至到最随着瓦解,伴随着婚恋自由到夫妻平等,我国在这方面,确实是往前迈了一大步,问题相应也接踵而至。其一,婚姻的稳定性下降,离婚率上升。据《广州日报》2012年2月7日的报道“根据民政部规划财务司的统计,到2010年4季度,我国有120.5万对夫妻登记结婚,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则高达196.1万对。照此计算,去年平均每天有5300多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其二,婚外情增多。眼下私家侦探针对婚外情的调查取证已经发展到整个行业都在做的一项业务,业务遍布大江南北,服务对象下至年轻小夫妻,上至老年人,《半岛晨报》2012年3月23日报道,为让女儿看清女婿婚外情的现实,她已经雇了私家侦探。侦探公司可根据需要进行室内外影音拍录,还可调查寻找、人员跟踪、寻人查址、寻找证物、定位跟踪,还可查全国各类手机话单、座机通话资料、短信记录,按手机号码查相关资料,通过QQ、E-mail查人 。    

其次,代际之间伦理失衡。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在代际之间强调的是对以长辈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尊重,其形式表现为强调晚辈以长辈的服从即儒家思想所推崇的父子纲式,而现实家庭这种伦理重心出现了倒挂现象,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由于所育孩子的减少及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增大,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的动机和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儿童的教育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不到一岁时,有些家长就得领孩子上早教班,据调查,“有家长表示不管有用没有,都打算先给宝宝报名,否则如果将来孩子由于智力开发太晚而在学习上跟不上,后悔都来不及了。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竞争从婴儿时期已经开始” 价格不菲的早教班,上课是按小时算,一节课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家长们为的就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城市生活中,很多父母实际已在生活中扮演了第二教师的角色。从辅导学习、批改作业、锻炼身体到为孩子选择课外学习内容,可谓无所不包。这对提高孩子能力、为社会早出和多出人才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以及过高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父母和孩子都集聚起过多的焦虑、恐惧,由此引发家庭。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父母把自己的经历一心放在孩子的发展上,对于老人的照顾就显得不是很充裕了,有些甚至爷爷奶奶亲自为孙子跑前跑后,一些孩子本能力所能及的事情,爷爷奶奶全包了。

此外,空巢老人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我国,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根据最新的数据,我国有2400万老年人已经生活在空巢家庭”, 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在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并指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就有一个留守儿童”。 2009年5月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留守儿童调研组所做的调研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平均每年约上升为13%,其中留守儿童犯罪已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留守儿童犯罪还呈现上升的趋势” 由于亲自教育以及价值观缺乏引导等因素,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4.1.2家庭经济伦理失衡

首先,家庭收入伦理。家庭收入伦理是指家庭及其成员在从事劳动生产、获取家庭收入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近年来,接连出现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落马事件,如“中航油事件”、“国储铜事件”等,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专项治理商业贿赂犯罪成为2006 年度中国十大廉政新闻之首。“据统计,从2005 年8 月到2007 年6 月,全国就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4 879 件,涉案金额61.56 亿元。” 官员以受贿来增加收入,而在市场上活动的企业家们,也以诚信为代价寻找契机,就能得到丰厚的收入,“不完全统计,仅2006 年,发生影响较大的企业诚信危机就达390 多起,其中最受社会关注的危机15 起”。 从腾讯与360公司“大战”到染色馒头、瘦肉精、毒豆芽、毒生姜、黑心芝麻,化妆猪,不一而足,接踵而至的是百姓对于企业伦理的无奈,揣鼓的是企业家们的腰包。

其次,家庭消费伦理问题。《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94亿美元,是全球占有率的27. 5%,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胡润研究院一份针对中国千万富豪的报告显示,受访富豪中有25%每年花费在100万元以下, 57%的富豪每年花费在100万~300万元之间,达300万元以上的富豪占18%。受访富豪最大的消费是奢侈品,这直接导致了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火爆”。 一些人盲目攀比或追求高消费,为此过度举债消费,造成无力偿还或失去信誉,还出现了一代“房奴”、“车奴”、“孩奴”。有的人甚至为了追求高消费,心理失衡,道德沦落,走向了贪污受贿、盗窃抢劫、坑蒙拐骗、杀人越货等违法犯罪道路,《南方日报》2012年3月26报道“阿豪,19岁,广东人,坚定不移地要卖肾,只是为了还分期付款买的智能手机,以及他每天都在念叨的iPad2和iPhone4s,同时还要给QQ充一年的黄钻”。

4.2 传承家训伦理思想的方法

4.2.1挖掘传统家训伦理思想现实价值的依据

从发生学的视角看,任何一种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都有“源”与“原”两方面的综合成因。“原”即本原、根基,指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状况及其变革;“源”即渊源、资源,指历史地形成的传统伦理文化(也包括外来的伦理文化影响)。“原”决定一种现实的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价值导向和时代特点;“源”不仅规定或影响着这种社会道德包括道德语言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而且还为这种社会道德体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伦理文化资源,从而丰富了现实道德体系的内容。同时,“源”又必须接受“原”的检验和筛选,从而决定了“源”的擅变。

如今,我国家庭伦理建设,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它渊源于几千年的家庭伦理传统,植根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变革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这就是说,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关键在于要作到两个正确的把握:既要正确地把握“原”, 在此前提下,又要正确地把握“源”。显然,作为当下的家庭伦理之“源”的传统,并不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全部,而是经过现实之“原”的“检验、筛选”保存下来的资源.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原有的思想得到颠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加速转变,一切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细胞,其结构、制度、观念等也随之发生变革。传统家庭伦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陷入了深刻的危机。等级服从的传统家庭伦理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然而,传承几千年的传统家庭伦理仍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及现实家庭生活中。“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作为封建的意识形态,显然是要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服务的。但是作为一种伦理文化体系,其中又必然积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蕴含着具有普适性的一般人伦关系的意蕴。” 如传统家庭伦理中的父慈子孝夫义妇贞、兄友弟悌等,不仅表达了彼此间的爱心,加深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同时也体现了相互间的责任和义务,稳定了家庭关系。又如社会上至今有些人奉行的男尊女卑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观念,不能不说不是传统思想遗留的结果。总之,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不可能也不应该抛弃既有的传统,它应当立足于传统家庭伦理基础之上挖掘和剖析。

4.2.2 从内容上传承家训伦理思想

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代人,以一种文化无意识的形式,使“它们不需要经过主体的特别努力而自动地调节着他的思想与行为” 。当然,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我国古代家训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其精华,并用以建构和完善现代家庭道德体系,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

例如,在夫妻关系上,我国固然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但依然可以找到现代夫妻平等相爱的影子。如古代家训所说的夫妻“相敬如宾”与己成为现代家庭道德的核心内容一一“夫妻平等相爱”存在着“源原”关系。“原”即本原、根基;“源”即渊源、资源,指历史地形成的传统伦理文化(也包括外来的伦理文化影响)。“原”决定一种现实的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价值导向和时代特点;“源”不仅规定或影响着这种社会道德,而且还为这种社会道德体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伦理文化资源,从而丰富了现实道德体系的内容。同时,“源”又必须接受“原”的筛选,从而决定了“源”的擅变。这里“相敬如宾”是“源”,“平等相爱”是“原”。现代夫妻平等是古代“相敬如宾”的擅变,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尊重。在传统伦理中之所以存有可被现实所筛选的优良的人文资源,则是因为在传统家庭伦理中存在着与现代家庭伦理息息相通的“共时性”的文化积淀,这,我们称之为古今“共理”。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之所以至今仍魅力不减、感人至深,其缘由就在于深涵着男女爱情的古今“共理”—对纯真而忠贞的爱情的向往和对婚姻自由的追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享乐主义等思想渗透在一些人的观念之中。对此我们应严厉打击,那么同样的,也要特别警惕家训文化中的糟粕对现代家庭道德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

如反对寡妇再嫁,宋儒程颐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观点。男尊女卑的流毒及影响对当今社会也是深远的。性别歧视问题是当今世界要致力解决的问题。由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作怪,胎儿性别鉴定为女性后即做人工流产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在其他诸如政治参与、劳动权益、文化教育方面,女性也面临着许多不平等的待遇。实际上当今政治机构是最男性化的机构,妇女很难进入权力决策机构。在文化教育方面,由于妇女需要在生育、家务方面付出很多精力,使得他们在受教育的程度和职业经历方面也低于男子。据统计,近年失学儿童中女性人数高达80%,这种现象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最为突出。

4.2.3从形式上传承家训伦理思想

传统家训以家风熏陶、奖惩结合等形式结合进行,这种通过家庭教育而形成的家风,反映了一个家庭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及道德面貌,对培养家人及弟子的良好品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以身作则法,不少家训的作者对于子弟既重言传,更重身教。被誉为“立身行己之要,型家应物之方”的明代官吏温磺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成为一个忠君报国的忠臣。《庞氏家训》规定,每月初十、二十五两天召开家庭会议,合家老小都要参加。通过这种形式各述见闻,反省自身,抑恶扬善,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可以收到“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的效果,完全可以为现代家庭道德建设借鉴。再如借鉴易学易记的歌词歌诀,便于儿童熟记。当然,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传统社会里,有些家庭采用体罚等方式在现在家庭教育里,我们不太主张。

4.3  借鉴传统家训中家庭伦理的现实价值

4.3.1有利于加强家庭成员的责任心

传统家训中不乏传播“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义妇贞”等因果思想,即“子孝”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为父先得慈,以表示相互间的义务和责任;表明兄姊要尽友爱之心,更多的帮助弟妹,弟妹也要尽敬爱之心,更多的向兄姐学习;表示夫妇双方各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夫义,对于一般庶民而言,也包括对妻子的忠诚;“妇贞”要求妻子保持贞洁,并认为这是妻子的最大责任。由于家庭注重成员间各自承担的责任,家庭成员关系相对密切,人们家庭观念也比较强。正是这一点使中国家庭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稳定。现代婚姻家庭是以感情和义务为基础的,家庭中的爱和责任是不可分割的。现代社会爱情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婚姻家庭的社会性,家庭伦理建设中应该强调责任因素。缺乏责任的爱是自私的爱,没有奉献爱是苍白的爱、强调家庭的责任,                                                                                                                                                                                                                                                                                                                   是强调婚姻的神圣性和严肃性,是强调家庭必要的稳定性。

现实生活中,纯洁美好爱情的幻灭、家庭矛盾激化、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增多、老人赡养问题严重等情况人们已不惜以为奇,出现的以上这类情况,与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思想有很大关系,个人本位思想不仅危害了家庭和婚姻,危害了人的幸福,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在我国,随着婚姻家庭生活自主性、独立性的增强,个人自我意识的强化,加之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侵入,也出现了家庭责任感淡化的趋势。因而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家庭伦理重义务、责任的合理成分,使之成为现代家庭美德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4.3.2有助于加强家庭道德教育

如果说现在家庭不具有道德教育,那是不合适的,然而确实在逐渐减弱,过去的孩子一般从出生开始就在家里面接受父母的教育,很少去私塾,而现在的子女三岁多就入幼儿园,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而且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文化课是学生最主要也是家长最为关心的。然而,随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家庭道德教育,在这方面,传统家训对于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价值体现在:

其一,重视早期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实年轻夫妇也逐渐认识到胎教的重要性,然而对早期教育却不是很重视,古人说“三岁之魂,百岁之才”,传统家训教子强调一个“早”字,认为培育子女要从源头抓起。《康熙家训》中有“人之一生,多有习气而成,盖子孩提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是舍不得说,如果这样的话,家长应该认识到《颜氏家训》中“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

其次,在肯定语言教导的同时,强调以身教为“贵”。在传统家训中,多要求父母长辈要以身作则,提升道德修养,注意言行举止。司马光《谏水家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古人还强调教育子女时要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若失信于儿童,不仅会给子女留下说谎的不良影响,说谎者也容易因失信而失去权威。流传至今的“曾参杀猪”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人在年幼时蒙昧未开,模仿能力强,但不具备判断性,容易亦步亦趋的效仿身边成人。如果轻率对子女应允承诺又不兑现,容易让子女也养成说谎的习惯,并失去子女的信任。

其三,留德不留财。倪思在《经姐堂杂志•子孙计》中指出为子孙遗留“重德,一也;家传清白,二也;使之从学而知义,三也;受以资身之术,……四也;家法整齐,上下和睦,五也;为择良师友,六也;为娶淑妇,七也;常存俭风,八也。如此八者,岂非为子孙计乎?” 倪思没有给子孙留下丰厚的财产,但他却遗留给子孙八条生活得很幸福的训条。在现代社会,一些手握重权的家长,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辉煌的前途,权钱交易,为子女安排显赫职位。为了子女的安逸生活,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受贿,结果子孙还没来得及享受上他们巧取的财富,却因他们的不法行为而受牵连。

其四,尊敬长辈,孝敬老人。在《温氏母训》中温氏“问介,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母亲问温以这个问题,就是教育他为人子不能只看给予父母物质方面,还应当满足父母精神方面的需求。现实生活中,孩子在外读大学开始就要做好空巢老人的准备,子女仅能满足父母物质方面的需求,加上一些父母根本不需要子女供养,有自己的经济能力,子女应当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关注。

4.3.3 有益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能够在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中确立根深蒂固的统治

地位,除了它本身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和一般民众的心理、习俗外,对它的着力宣扬传

播,不失为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家训直接告诉子孙,需要读传统儒家文化,如西晋羊枯著《诫子书》曰:“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 儒学思想作为一种人生社会哲学思想,尽管包含了人生处世的方方面面,但其中心思想是仁义孝梯。以孝为例,《药言》中“不孝不弟,便不成人… …奈何自失其初,不齿于人类也。” 

诚然,传统家训不仅仅传扬的儒家思想,佛家和道教思想亦有所涉及,《女论语》中的 “设有不幸,大数身亡。”人的死亡是因为他们的气数已尽,这反映了佛教缘散则灭的思想。佛教认为人生如梦,世事无常,一切皆由缘分。生命的结束也是生命的开始,是“完此劫数”,即开始下一个轮回。 “大富由命,小富由勤”反映了佛教“欲知前世因,今世受者是”的宿命思想。

结束语

传统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她哺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和仁人志士。为更有效地认识以及传承这一优秀的遗产,本文力图从家训的形式和思想方面直面传统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思想,围绕父子、夫妻、兄弟以及邻里和主仆这五对伦理关系,大致上分析出了传统家训中对于每一类关系处理的思想,例如对于夫妻伦理关系提出了婚前和婚后两方面,婚前指的是在择偶标准以及婚礼举行时的经济伦理思想,而婚后则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当然,在这种思想之下亦有家训提出挑战,教育子女应该“琴瑟相待”,使我们对其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其所起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旨达对其辩证的认识,最后在全面对传统家训认识的基础之上,寻找和现实家庭的契合点,以期致用。

家训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特殊体现,又承担着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论文中,自觉有些方面比较遗憾,希望在今后的家训研究中对此有所进展:

首先,家训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对这种家庭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传统家训伦理思想研究》时间的维度上上自先秦下至明清,涉及到的群体有帝王将相之家长,亦有布衣平民家族的家庭伦理思想,在长达数千年的专制社会里要想全面挖掘传统家训的思想以及表现形式的经验教训,可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一是因为作为家训,它关照的是本家族内部的教育和管理,一些家训是不外传的,所以说几千年后的我们搜集到的只能是沧海一栗;其二是由于时间跨度之大导致一些传统家训丢失也是极为有力的,所以说文章的基础性工作,在资料搜集方面针对的是一些有名的家训,针对的是一些流传下来的家训,并不是包括传统思想下的所有家训,一定程度上说在这方面的研究空间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传统家训的资料搜集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

其次,在家庭伦理方面,本文针对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一般意义上的五伦中家庭伦理所涉及到的三对,另外还加上了大家族内部主仆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邻里关系,那么,五种伦常实际体现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中庸之道,儒家的思想实为统治者所用。而儒家思想亦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伦理的要求以及形式亦有相应的不同,作为主要针对传统家训中所体现的家庭伦理应该相应的社会所使用的法律和统治者的统治思想相联系,使人能更好地接受传统家训在家庭伦理方面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本文在此做的还是比较欠缺。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

[1]秦四霞.《颜氏家训》的早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 , 2007(01) 

[2]陈东霞. 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的思想矛盾[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9(03) 

[3]庾国琼.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3) 

[4]钱国旗.《颜氏家训》的社会批判思想——论颜之推对不良士风及学风的揭露和批判[J].

[5]张连举.颜之推和他的《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注泽》前言[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 

[6]郝彦飞.颜之推的教育思想评述[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 

[7]刘国石.八十年代以来《颜氏家训》研究概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7(04)

[8]段文阁.古代家训中的家庭德育思想初探[J].齐鲁学刊 ,2003(04)

[9]曾凡贞.中国传统家训起源探析[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04) 

[10]刘春梅.历代家训与古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2(04) 

[11]王有英.中国传统家训中的教化意蕴[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04)

[12]李捷.颜之推与《颜氏家训》[J].教育艺术,1997(01) 

[13]谭家健. 试谈颜之推和《颜氏家训》[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03) 

[14]文舜英.颜之推和他的《颜氏家训》——谈颜之推的教育思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2) 

[15]程小铭.颜之推与《颜氏家训》[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1) 

[16]诸伟奇.《颜氏家训》浅论[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3) 

[17]柳禹丞 、李瑞星. 整洁•惜物•节俭•恤贫——可圈可点的《朱子家训》[J]. 现代家教,2003(8)

[18]王玉莲、鲍善冰.《朱子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8(5)


专著类:

[1]檀作文. 颜氏家训/中华经典藏书[M].上海:中华书局,2007

[2]张泰. 颜氏家训解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新龙. 中华家训(全4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9

[4]庄辉明、章义和.颜氏家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6]李茂旭.中华传世家训[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7]翟博.中华家训经典[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8]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1]欣敏.中国君臣家书精品[M]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12]姜军等.中国伦理化法律的思考[M] . 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13]麦惠庭.中国家庭改造问题[M] . 上海:载上海书店版《民国丛书))第二编

[14]赵忠心.古今名人教子家书[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5]赵忠心.古今家教文萃[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6]赵忠心.中国家训名篇[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7]胡世庆等.中国文化史(上) [M] .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18]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9]刘宗贤.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M] .济南:齐鲁书社,2002


硕士学位论文:

[1]韩敬梓.《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06 

[2]曾永胜.《颜氏家训》思想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01 

[3]卢万成.《颜氏家训》家庭思想教育研究及对当代的启示[D]. 首都师范大学 , 2005 

[4]续晓琼.颜之推研究[D].山东大学,2007

[5]颜楚华.当前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教育问题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 

[6]南钢.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D].西北师范大学 ,2001 

[7]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8]李锦英. 我国家庭教育问题探析[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9]李萌.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 

[10]唐祺. 苗族家庭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11]廖祥红. 关于家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 

[12]李琳. 当代中国城市家庭教育责任转嫁现象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5 

[13]王建青. 论家庭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D].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14]李自斌. 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15]洪彩华. 试论我国古代家训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D] 湖南师范大学 , 2004 

[16]杨华. 论宋朝家训[D] 西北师范大学 , 2006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广告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青年科学[J].2010.(1)

2.拙见《管子》功利主义思想.剑南文学[J].2011.(6)

获奖成果: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   奖,2010年10月

2. 西北民族大学,“求知杯”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2011,4

3.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得二等奖,2011,5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1.传统家训之家庭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项目编号:ycx11011,西北民族大学,2011,付鑫











推荐文章

搬家公司 上海搬家公司 通州搬家公司 合肥搬家公司 北京搬家公司 顺义搬家公司 芜湖装修公司 密云搬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