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教育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21-08-01 11:03:10点击:

论文题目                                                    

浅谈以校为本课程改革基本策略的实施

找寻教师自主发展的“杠杆”

扬科技教育之帆 促学校和谐发展

阳光体育 阳光人生

实施“教师专任化”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模式

学校安全工作之我见

浅谈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

强化寄宿制管理 凸现学校办学亮点

立足校情谋发展 以人为本铸和谐

低起点缓爬坡高落点让每一位学生感受成功

把教学管理的门向更多的人敞开

依法治校谱新篇

“后进”教师的转化策略

支持 引领 激励

巧做家长文章 形成教育合力

创新德育管理 坚持全面育人

拓宽育人渠道 构建爱心驿站

切实端正办学思想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论文题目

创新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创新道德实践 用爱育残成才

开发校本课程 凸现学校特色

改革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从“精细化”谈学生管理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希望——人性化教育

加强教师修养 引领学生成长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在课改实践中校长要不断体验与感悟

用博爱经营学校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学管理

探索农村保育制途径 办出农村保育制特色

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探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实施“六先六后”策略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野蛮”学生体魄 为培养“真人”奠基

加强后勤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践行新课程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活力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课改深入发展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学、研、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改和人事制度改革双重压力背景下教师心理不适与应对策略

“三结合”搭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个平台”

试析“留守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怎样教育问题学生

课程改革要求校长有“三性”

研究教师接受心理 实施学校人本管理

规范教学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

以全方位素质评价 育全方面发展人才

从“精细化”谈学生管理

准确定位校长角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强化后勤管理工作 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更新观念 强化管理 提高质量

抓综合素质评价 促学生全面发展

寻找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

深化课程改革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管理的一大法宝

突出德育首要地位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长治校之我见

爱岗敬业铸师魂 为人师表育英才

浅谈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建校本教研网络 促教师专业发展

营造人文氛围 建设和谐校园

高中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

谈校长选用和培养干部的标准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德育梯级模式

论细节与校园文化建设

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的成因及对策

打造红色精品  践行文化育人

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积极推进中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措施

创新模式  特色引领———如何在特色办学上取得突破

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受 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以养成促管理,以养成提素质

关注后进生成长,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如何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校长管理工作之我见

打造学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育人功能

扎实开展“体艺2+1”活动 促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论班级文化建设

教师心理压力之我见

浅析农村小学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及和谐策略

浅谈如何做好新课程改革中的校长

农村小学新型的磨课教育观点

谈谈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

决定“一三六”课堂模式的成败

农村小学校长的管理艺术创新

浅谈如何加强学校有效管理

浅谈如何消除学生厌学情绪

浅谈农村小学的有效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农村小学校长

浅谈如何建设校园的环境美

浅谈校长的管理艺术

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如何管理教师

浅谈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中点滴体会

学校管理中如何谨防教师心理老化

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由XX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

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探索——XX省XX市**中学“多维空间”办学模式研究

陶行知“求真”教育思想对小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转变观念,立体构建,多元发展—促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传承和创新

 “活动•课程•评价”三位一体式中学艺术教育的探究与实践

用特殊艺术装点残疾学生的人生华章——XX特殊教育中心积极探寻艺术教育特色之路

从艺术教育实践谈农村初中艺术教育的问题、对策、成效

加强学校人文管理  建立和谐人文环境

新课程下农村高中的困惑和出路

面对现实,科学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使用新课改教材的点滴体会

校长要做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领肮者

职业中学“做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创新学校管理 提升办学品位

课改与学校管理

注重教育活动内涵  彰显活动教育本质

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浅谈教师素质提高的几个途径

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以人为本  管理创新

校本教研的认识定位与模式探究

加强校本教研  提高教学质量

对目前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几点看法

求真务实,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重建教学管理制度让教学常规“活”起来

浅谈农村小学校长对教师的管理

工作丰富化--新课改环境下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管理之我见

在课程改革中学校应如何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

课改中校长的角色定位

浅析课程改革中校长角色定位的问题

狠抓管理全面育人

新课程改革下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校管理策略

今天怎样当教师,也谈新世纪教师形象

试论新课改下校长角色的转变

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新型校长

浅谈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改革后校长管理思想的转变

新课改下的校长角色定位

教学管理的切入口

新时期初中毕业班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浅谈初中校长的“六要”

创新教学中校长的定

新课改后校长如何准确定位

学校领导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

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新课程改革呼唤创新型的校长管理

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职责

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强化教学反思 提升教育质量

浅议校长履责与学校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策略

学校管理中的八重八轻

新课改下的校长管理定位与高效履责

学校管理的几点体会

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改革

人文管理  创和谐  促发展

      以人为本  着眼全局  和谐管理  

有“鱼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吗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教师为人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谈课改后校长应具有的改革精神

创新教育与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

学校管理模式的刍议

新课程改革下校长角色的定位

对教师的管理要多元化

身先垂范,以人为本

浅谈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

转变理念,切实做好新课改下的校长工作

谈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

转变理念,切实做好新课改下的校长工作

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施新课程需要校长对其角色重新定位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学校管理

谈校本教研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价值

新形式下的学校管理

怎样当一名好校长

以校本培训为主“四抓”教师教学管理

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

树立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教育

学校校长应立足于学校课改的前沿

教师如何走向新课程

校长素质浅谈

当地德育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反思

校长要学会情绪管理

实施新课程需要校长对其角色重新定位

试论新新时期的校长素质

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情感管理之我见

校长工作的点滴体会

遵守管理法则、加强老师管理

新时期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浅论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管理意识的定位

新课程改革后对农村学校管理的思索

浅议学校管理

新课程改革下校长应树立的四种观念

如何做一个会干的校长

坚持学校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

新课程条件下的学校管理

新课标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校长

当“学习型 ”的校长

浅谈校长管理策略

新课程背下的教学常规管理探索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之我见

校长在课改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校长-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浅议小学学校管理的“人性化”

学校管理工作思路探索——以人为本 探索创新 谋求发展

敢问路在何方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老师

准确定位 创新管理

新课程后的数学教学

以教育科研创名校

怎样开发校本课程

浅议校长角色如何准确定位

全面落实三级管理政策变“领导”为“指导”为“服务”

实施新课改后校长如何高效履责

浅谈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老师队伍

科学管理 文明育人 精心打造人民满意的学校

校长如何扮演“教育改革者”这个角色

如何加强校长的自身素质建设

对当前教师科研的思索

转变理念,切实做好新课改下的校长工作

论校长的教学研究管理

以人为本,搭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课程改革与校长的角色

实施新课改后学校管理还需要加强的几项工作

创新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

论坛主题:

引导学生发展 

大学小学共同发展 

考试联盟与课程联盟结合 

中学与大学如何衔接? 

一流大学肩负培养精英的使命 

传承普爱文化

培养创新特长人才 

衔接关键在于理念贯通 

应加强中学与高校的合作 

中学大学共同培养英才 

学校教育应该怎样? 

合作双赢培育英才 

我心目中的大学 

教育需要有效突破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论教育教学改革 

高中与大学的无缝对接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让学生获得理想的发展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学校长看大学教育 

高考不改怎么办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引领高中特色培育 

中学校长眼中的大学教育 

人才培养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是师生学习发展的家园 

高中如何为大学输送人才 

加强中学与大学教育衔接 

中学和大学衔接的意义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中学和大学如何衔接 

大学与中学的衔接问题 

培养创新人才 

大同市第一中学刘平:中学与大学教育的衔接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杨素珍:中学大学协同改革 

铺就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 

中学和大学如何接轨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践行“负责任的教育” 

携手培养创新人才 

底线与创造 

育人是教育衔接点 

共同发展实现理想教育 

大学引领促中学发展 

我心中的大学

学段衔接育人才 

创新型教育方式 

走向教育选择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名牌大学指导高中课程 

全面实施生涯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请来校长谈谈办学经验


    怎么提高本校的办学质量?自己有哪些经验可以与他人分享?河南的中学该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把学生教育成材?

    5月20日上午,郑州一中、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二中、郑州47中、郑州九中、郑州中学等十余所省会中学的校领导们齐聚一堂,以“河南中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方向”为题举行了“河南省中学校长高峰论坛”,会上,校领导们纷纷针对“本校的办学特点及经验”、“河南中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侃侃而谈。

    下面,我们来听听这些与会中学校长的心声。

●郑州二中校长 潘山用“和谐”定位学校的发展

    教师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原因之一,教育的大环境目前并不宽松。原因之二,教育理想在教育现实中淡化。原因之三,信息时代,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这些感受都是从现实中来的,不光我校如此其他学校也是。

    怎么帮老师摆脱职业倦怠?郑州二中采取了以和谐求发展、以规范促发展、以务实求发展三条措施。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郑州二中还把华东师大的研究生班办到学校,创造机会促进大家的学习交流。

    上海的20位专家名师来校考察后说,没想到中部地区的学校会这么好。看来,我校对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培养还是行之有效的。

●河南省实验中学副校长 吴振民

实验中学“实验”当家

    省实验中学最大的特色就是实验。比如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验、教学方法的实验、德育教育的实验、学生学习方法的实验等,省实验中学承担的实验任务比较多。

    省实验中学的另一特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应是素质教育结果的重要体现内容。我们坚信,素质教育开展得越扎实,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就越突出,我校这几年的实验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除了这些,省实验中学的特色教育也让人称绝。在完成大纲规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比如,有些学生在数、理、化、信息、生物等方面有浓厚兴趣,可以培养他们参加学科竞赛,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些学生的文化课不突出,但他们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有天赋,我们就加以引导和培养;我校的国际教育也极具特色,为中原儿女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角逐世界舞台,打开了一条正规的便捷渠道。

●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 王玉合

两个外语老师一个班

    2007年,郑州外国语学校保送了183个学生,其中111个是理科学生,72个是文科学生。

    外语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文理并重,外语突出,全面发展。外语学校有鲜明的外语特色,外语学校的学生,从初一到高三都是小班教学。一般的学校都是一个英语老师教一个班。我们是两个外语老师教一个班。教材多样化、外教讲课,每年假期都组织出国夏令营,这让学生有了更多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郑州一中副书记 吴建财

“跑班”跑出特色来

    郑州一中作为一所老学校,又是省示范性高中,是河南省包括郑州市很多优秀学生的聚集地,都是美玉一般的学生。一中的校风就是精雕细刻。学生把高中三年当作成长的三年,我们要先教他们做人。

    一中有两个特色。第一个特色就是一中奥赛。这么多年,有些科目达到了河南省的二分之一,有的科目达到三分之一。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讲座课程,讲座课程开设后,老师的讲座,包括刚刚举办的二月河的讲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学校的ST,在河南可能独此一家。四个班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有一个单独的教师在开数学,如果你语文学得好,就可以单独到设立的数学班里加强自己的科目。一中有几个理科兴趣班,真正的分课教学,让学生达到选修,对新课程进行过渡。

●郑州九中副校长 李国喜

“宽容”中教育学生

    作为一个老学校,郑州九中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办学经验。这是一种财富,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全面发展,人文见长。

    以校训“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基点,九中形成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与办法。

    入学之初,对学生强化理想教育,把自己三年的奋斗目标公开宣示,并书写在班级管理日志上,在自我激励的同时,让全体同学相互监督、相互勉励;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给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实行导师制,每一位老师都要参与管理。

    这几年,在领导、老师和学生中推崇四种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在宽容的同时,强化四种意识,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这就是“宽容但不纵容”。

●郑州市十四中校长 原永明

“孝”文化教学生做人

    郑州十四中虽然也是老学校,但仍和一些学校存在差距,如果只通过分数这尺子来衡量学生,学生会更没有信心去学习。

    能不能挖掘、发展学生的特长,用他们的特长来促进他们的发展?学校为学生发展搭建了三个平台,第一个就是突出体育艺术。第二个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第三就是感恩教育,我们提出了知恩、感恩、报恩。在二七区建一个敬老院,作为学生的实验基地。这个效果非常好。

●郑州市财贸学校

对口升学位居榜首

    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在精、特、优方面下工夫,把学校办出特色。现在我们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我们学校的对口升学连续14年位居全市大学之首。就业率100%,高考升学率为98%。

    如今,财贸学校正处于跨越式的发展时期,由于迁入了新校区,办学规模将保持在3000人到4000人。

●郑州47中书记 张南峭

汗珠铺就素质路

    47中在办学上提出了国际化、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科学关怀。我们的汗珠,洒在素质教育的路上。

    在走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对素质的认识和对素质教育航标的审定,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者的素质,也就是说提升我们教师的素质。关键的问题在于人,河南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

●郑州中学校长 高正起

用适合学生的教育育人

“不为教育而赢得教育,不为教学而赢得教学”。这是郑州中学努力做到的素质教育和升学教育的完美结合。实践证明,这不仅没有矛盾而且卓有成效。郑州中学在办学过程中,明确提出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比道德重要的是信仰这样的教育理念,老师们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关注每一个孩子成长,唤醒学生追求自我成长的生命意识,让每一个走进郑州中学的学生的才华都得以发现,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开发和发展。

    目前,郑州中学已形成两大特色,一个是国际化教育,一个是初、高中一贯制实验班。国际课程强调知识综合、文化融合、外语配合,在语言能力、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上实现最佳发展。初、高中一贯制实验班采取从初中到高中“五年一贯制”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特优发展,一大批学生走进清华、北大、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

    今年,郑州中学学生在托福考试中有五六位非常突出。其中赵婧冉被美国5所大学录取并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

●郑州市102中学校长 鲍彦翔

重要的是能力培养

    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育最重要的是做到两点。第一应该是做人的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根本。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学生人生观培养和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第二个方面,是培养学生拥有能够继续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就整个人生来讲,在中学甚至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只是极小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工作中的学习。

    郑州市102中学是一所市示范高中,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我们在办学中,提倡“三个特色”,即学生学有特色、老师教有特色、学校办有特色。在去年高考中,我校学生600分以上的就达到13人,一本有16人,本科以上有117人。同时,还有大批学生考上了音乐、美术等艺术院校。

●郑州市106中学校长 苏芳

树枝也能作贡献

    从1985年开始办美术班,106中学就开始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106中学的生源不能和郑州一中、省实验中学比。但如果一中学生是精英,106中学的学生作为树根树杈也有作用。2007年,美术专业成绩出来了,今年毕业的360多名学生中,有281人拿到了重点美院的“通行证”。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考进了41人。郑州新东中学副校长 刘青

教育就是激发潜能

    作为民办学校的新东中学,采取小班教学,每班30个人。

    新学校必须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由于新东中学接收的学生中,部分基础相对薄弱,心理问题也比较多,学校为此开设了心理课。

    关注教育,不仅仅关注公办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关注民办教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名校也好,特色学校也好,应该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发展自己的特长。



发自我的 iPad

大家知道,当前学校办学中有很多“两难”问题---既要高质量, 又要轻负担;既要均衡化,又要有特色;既要加快发展,又难以一时加大投入;既要培养精英,又要面向大众;既要引入竞争机制,又不能把不合格教师全部推向社会;既要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又不能忽视考试成绩,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校长们认真地、理性地加以思考,并脚踏实地带领全体师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大会的安排,明天上午,山东杜朗口中学的校长将应邀来论坛讲学,一所薄弱的农村学校何以能够成为享誉全国的名校,靠的就是创新。1943年,陶行知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希望校长们要勤奋好学、开拓创新,并将学到的先进理念创造性地用于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去,做破解难题的行家里手。

发自我的 iPad

创建学校特色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肩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容的民主作风和公正的做人品格;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的决策能力;坚强的意志性格和完善的人格魅力。学校管理也就是校长治校的过程,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对学校管理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学校管理必坚持须规范办学

以法治校、规范办学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解、遵守执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执行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校长。因此,校长首先要带头执行制度,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当一所学校达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照章办事的程度时,其工作效率将达到最佳水平,人际环境也将臻于最佳境界。

近年来,我校制定了《教职工坐班及考勤制度》《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与分配方案》《文明班考核与评比方案》等规章制度,学校还与每位教师签定《禁止乱收费承诺书》《安全教育责任书》等等,并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我校办学行为。

二、学校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发展,千方百计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一)建设一个坚强有力、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教育要发展,班子是关键。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和保证。我从“带、勤、实、和、廉”五个字上加强我校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带。处处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学校领导取信于民的基础。

二是勤。勤奋是干好工作的保障。我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腿勤、眼勤、脑勤、嘴勤,做到勤于工作、勤于反思。

三是实。为人、做事要求实、务实、扎实。 

  四是和。领导干部的团结,是全校教职工团结的关键,也是使学校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遇事多交流与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讲究民主,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

五是廉。廉洁从教是树立教育工作者良好形象的基础。只要领导干部做到了廉洁自律,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校风。因此,我们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接受教职工的监督。

(二)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竞争进取的师资队伍。要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取得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树立较高的目标追求,把教育工作不仅仅作为谋生的职业而是作为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来对待。我校对教师实行分层管理:青年教师重点抓好教学常规和习惯养成;中年教师重点抓好质量提高和巩固;老年教师重点抓好学生管理和质量的提高。要不断强化教师的前进动力,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帮带” 活动等等,比如要上好“三课”:老教师上好“经验传授课”;青年教师上好“创新提高课”;新教师上好“汇报展示课”。此外,要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和创造各种条件,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在安排  使用上,力求做到人得其所,才尽其用。

(三)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培养,主动实施素质教育。要忠诚教育,关爱学生,尤其是对“问题学生”和“边缘学生”要多多关注和关心。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最高境界。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在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的同时,因材施教,让优生吃饱、吃好,发挥好优等生的榜样和作用;激励“边缘生”树立信心,工作重心侧重于开发“边缘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端正其学习态度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优化其学习方法,达到学生想学,爱学的目的,帮助他们克服薄弱环节,努力跨入优等生的行列;对困难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使他们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提高。

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整个学校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和意义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现我校学生发生了“六多六少”的可喜变化:即早到校读书的多了,上课迟到的少了;专心听讲的多了,逃课的少了;参加兴趣小组的多了,不参加活动的少了;遵规守纪的多了,调皮捣蛋的少了;讲文明、讲卫生、有礼貌的多了,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少了;爱学校的多了,损坏学校财物的少了。

三、学校管理必须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坚持“一个中心”

坚持“一个中心”即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诚然,学校工作的中心在教学,教学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校长应当坚持以课堂作为自己抓好教学工作的重点,坚持中心,关注中心,更要超越中心。

1、坚持中心,就是学校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应以课堂为主渠道,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时空是在课堂,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也在课堂,教师主要工作经验是在课堂上度过或围绕课堂展开的,因此应当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抓课堂效率不放松,不但要丰富课堂,更要活跃课堂。

2、关注中心,就是应当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以主要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研究改进课堂教学。要围绕教学组织各项工作,使学校的一切部门、一切人员、一切工作服务于、服从于这个中心。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关心和注意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学校工作之所以表面化和简单化,首先是由于校长不了解课堂内的一切。”因此,我校开展学校领导干部“四个一”活动:即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每学期带头上一节公开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做一次业务 讲座,写一篇教学工作体会或论文,以此影响带动全体教师。

3、超越中心,就是校长带上听课记录本,亲切地走进教师课堂,以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同时通过听课,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校管理制度的问题,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

(二)突出“两个重点”

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突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师生的荣誉,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结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的主管领导,带领教师们实施的是千秋基业,培养的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作为校长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还必须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三)抓好“三件事”

一是抓好学校的目标管理,以将学校的教学任务层层分解,量化指标,责任到人,从而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学校要事先确定预期要实现的目标,即年级组、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班级及个人在一个学期内要达到的目标,目标要切合本校实际,不能好高骛远。比如,我校每学期对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建立教师博客、参与网络研讨,以及学科成绩和举办各项文体活动等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狠抓落实。学校的决策、协调、监督、考核、评比奖励等等一系列活动要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充分发挥集体、组织和个人的作用,使年级组、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班级以及个人取得最佳教学业绩。

二是抓好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必须重视全体教职工的优化组合,和谐合作,才适其所,构建高效能的团队。校长必须做到:心中要有一台公正的天平,用好比自己才干高的教师,让下级比自己聪明,灵活地化解矛盾,关心教职工疾苦,制定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深层次地挖掘潜能,提高办学水平。由于我们平时注重关心教职工,本学期我校又多次开展了教职工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活动,目前,校领导与教职工关系融洽,形成了团结协助、积极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三是抓好特色办学。“社会的未来呼唤学校的特色办学,学生的未来呼唤学校的特色办学。”只有突破原有的单一模式,形成学校特色,方可“激发学校的活力,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我校从实际出发,提出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办“三园学校”,育“三好学生”。即:把学校建设成“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学习乐园”,把学生培养成为“习惯好、学习好、身体好”的目标。抓特色教育需重抓如下几项工作:

第一、学校构建特色教育一定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建筑及布局,如雕塑、花草树木等一定要体现特色教育的内容和精神。精神文化的氛围则更加重要,学校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人际关系都要形成有利于特色教育的氛围,构建一种以校长为首的,以学校特色教育为中心的积极向上、宽松和谐、努力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艺术教学是学校的一大特色,要认真上好规范课,组织好大型活动,加强梯队建设,训练要坚持不懈,鼓励学生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为学校争荣誉。

第三、要加强学校同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共同抓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一是每学期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或座谈会,广泛听取家长们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开办家长学校,或进行集体家访,架起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本学期,我校召开了中学及小学各一次学生家长会,进行一次集体家访,达到了预期效果。三是每学期邀请派出所民警或司法所同志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四是每学期举办国内国际形势教育讲座,让学生认清形势,增强爱国情感;五是加强学校与农场、乡镇的沟通与联系,取得农场、乡镇对学校办学的关心与支持。六是开辟“家校直通车”,通过网络平台与家庭实现互动,加强教师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

   通过重抓以上几项工作,我校教育教学成绩也有可喜进步,例如本学期的六年级英语和七年级语、数、英抽考,成绩均排在全市中小学校中上水平,目前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大为改观,受到职工群众的好评。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的概念和类型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二)为什么要撰写教育论文

1.教育科研成果需要总结、记录、表达

教育科研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并且又需要把其科研成果描述出来让别人了解。我们进行教育科研、思考问题,只凭脑子想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文字把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记录下来,使创造性的思考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并在纸面上视觉化,以使课题得到解决。

2.教育科研成果需要推广交流

教育科研成果要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就得借助教育论文把它描述出来,公诸于世,进行交流。

3.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撰写教育论文,既能反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又能反映其业务能力、创造能力;既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又可以提高其科研能力(思维的系统性、明确性;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能力);既可以把它作为考核知识、检查能力、锻炼思维的手段,又可以把它作为职称、职务晋升考核的依据。

可以这评说,教育论文是检验写作者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理论修养的“窗口”,是考核知识水准、业务专长的标尺;同时,撰写论文是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关心社会,关心未来,扩大视野的过程。所以,无论是从对教育事业的贡献,还是从延长学术生命的角度,我们都必须写作教育论文。苏联学者A•H鲁先生在《创造心理》一书中说:“发表科学论文是衡量科学家创造才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创造才能的高低。”这正说明了研究是前提,是基础,论文是“窗口”。撰写教育论文无论是在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教育科学的繁荣上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教育论文的特点

教育论文应较系统和专门地讨论与研究教育科学领域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思考和动笔都是从科学研究这个目的出发的,比一般论说文更富理论色彩和专门性。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科学这个辽阔的领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有重要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它不象一般论说文那样,可以就具体事件议论得失,评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是在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上的创新意义。它比一般论说文更强调新意(即新见解、新成果、新思想)。

1.学术性

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教育论文中,某一教育现象也不象“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地反映着,而是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着。它致力于表现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性。它与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叙述其细节,只是经过提炼,“抽象地反映”并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教育论文如果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论文的资格。所以,学术性是教育论文最起码的条件。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这就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在立论上,应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切合实际的结论,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颖、确实有力的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证上,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懈可击,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不成其为教育论文。所以,我们说科学性是论文的生命。

3.创造性

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革新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有创新意义。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所以,创造性是衡量教育论文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没有创新,只有继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难于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句空话。

4. 理论性

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以教育科学理论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论文。在具体表达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探讨论论证和表述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溶化或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所以,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但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表述复杂的科学道理;要用通俗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平易能读,平实易懂,使论文发挥交流、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教育方针为客观指导,根据传统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我们还未明白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实现新的目标。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确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寻找论证的新角度、新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特点),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写论文的前提。

6.实用性

教育论文应面对现实,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探讨,并力求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回答,达到“有的放矢”地指导人们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根据现实需要,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阐述和交流学术见解,既及时指导教育实践,又补充、丰富、扩展教育理论。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意义。所以,实用性是撰写教育论文的目的意义所在。

(四)教育论文的类型

1.从教育论文的内容上分

(1)创新性论文

如《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一文,是作者在市场经济对学校挑战的情况下,对这种“冲击”究竟怎么看,办学路子究竟如何走,人生价值的取向又该怎么办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问题看得深,道理讲得透,笔锋尖锐,说理性强,富有新颖独特的真知灼见,体现了教育论文写作的归宿和价值。

(2)商榷性论文

如《画“X”、画“V”与思维发展——与ⅩⅩⅩ教师商榷》一文,作者是针对ⅩⅩⅩ老师在《标准化考试命题法语文科不可行》中所提出有关“让学生画‘X’、圆‘V’”,“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很难阅读和理解其它学科的教材和资料”、“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此进行问题商榷,智力碰撞,学术交锋。

(3)补说性论文

如《简评〈坚持到课堂集中精力抓教学〉》一文,是作者针对被评文章的两个问题(即校长“要坚持站在课堂上”和校长应从“教学常规”、“教学改革”、“教学评估”方面抓教学),在充分肯定原作者的观点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出了“只有善于教学的校长,才能引导教师把教学工作搞好”、“校长‘坚持到课堂’是抓好教学的首要条件或关键措施”的观点,并紧扣原作者的观点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深入的阐述;另一方面对校长从“教学常规”、“教学改革”、“教学评估”抓教学的做法,又在原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2.从教育科研的角度分

(1)经验型论文

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是取得成绩的原因和条件。经验型教育论文就是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就是经过优化组合的理论总结。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如《要把学生引进客观生活中去》,其题材就来源于作者亲身实践的真知灼见。作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力以适应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小语教学应把学生引进客观生活中去。如何“引进”呢?作者提出了四个观点:一是“增强客观生活对育人力度的认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格局”;二是“灵活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与客观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把握教材与客观生活的联系,组织教学活动”;四是“激发个体创造动机,协调教材与客观生活的联系”。这四点实际上是作者教学经验的理论总结。

(2)研讨型论文

它是专门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的理论性文章。它着重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或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和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或方案和措施。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如《作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应该克服——小学作文指导现状分析》,就是一篇遵循以“发现(小学作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撰写的一篇研讨型教育论,作者通过发现和分析当前小学作文“在目标上追求近期效益”、“在方法上寻求‘立竿见影’的模式”的倾向所带来的危害,提出了“作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应该克服”的观点。文中以大量确凿的事实作为立论的依据;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问题产生、存在的原因。认为“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满足于指导方法上的‘移植’……”;“教师习惯于‘一言堂’的权威性发言”。因而“采取简单的‘大呼隆’的程式,不懂得引导学生自觉地去经历作文的全过程”。同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3)评述型论文

它是针对教育、教学领域内在一定时限里的活动、情况、现象、论争、做法、特点、教派、问题等进行专项综述和评析的论文。

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达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

如《素质教育研究综述》是一篇以评述素质教育研究为对象的评述型论文。作者综观“八十年代后期素质教育研究在我国兴起,到九十年代伊始,这一研究逐渐形成了热潮”的现状,从“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素质教育研究的现状和热点”、“素质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等方面在讲自己新发现、新见解的同时进行了评述。

(4)学术型论文

学术型论文是专门系统研究教育、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和表达科研成果、阐述学术观点的高层次论文(它并不意味着上述三种类型论文不具备学术性)。

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份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

二、教育科研论文的体例和结构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体例

教育科研论文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的不同,而有多种写作格式和体例。依据研究方法和获取资料的不同,教育科研论文的体例可分为如下三类。

1.以直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主而撰写的论文

这类论文常见的主要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测量报告等。这些论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通过对某一教育现象、事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研究,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论文。

2.研究间接的第二手资料为主撰写的论文

这类论文常见的主要有教育史论文、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论文等。一般说来,这类研究的跨度都具有时间长(古今上下几千年)、空间广(国内国外)的特点,研究者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而只能通过分析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通过查阅文献,获取间接的第二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这类论文,由于主要是通过第二手的文献资料进行间接研究、撰写的,因此,掌握资料的全面、确切与否,往往对论文质量产生前提性影响,直接决定论文质量的高低。

3.综合运用第一、第二手资料撰写的论文

这类论文常见的主要有教育经验总结报告、专题教育教学研究文章等。由于这种论文往往事先没有明确的课题研究计划,只是在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后,取得了某些成功或形成了某种观点、看法,于是从结果逆向考察原因,总结有效的教育经验,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这类论文中既有实践中获得并积累下来的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也有文献理论中借鉴而来的间接的第二手资料。如一位优秀班主任对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颇有办法,也取得了不少成功。在他撰写的经验总结报告中,就既有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素材,又吸取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国内外其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做法。

应该说明,上述分类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如以直接的第上手资料为主撰写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也需要应用有关的第二手的文献资料。同样,以间接的第二手资料为主撰写的论文中,也会出现研究者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上述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

(二)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

不同体例的教育科研论文,其结构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只能就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作一阐述。一篇论文,一般都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

1.题目

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如《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刍议》,说明该文研究的是有关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在一些规范的研究报告中,题目最好还应该点明研究方法,如《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说明该文研究的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实验法。

2.署名

题目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示文责自负。

3.引论

这是一篇论文的前言。不同体例的论文,引论部分阐述的内容有所不同。如调查报告主要写明调查的目的、原因、意义等;实验报告则主要写明实验的缘由、目的,提出假说。但不论何种体例、类型的论文,其引论部分都应该符合两个要求:(1)交代清楚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2)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

引论部分在论文中可以冠以明确的标题,常用的如“问题的提出”、“调查目的”、“引言”等,也可以不加标题,只在立论的前面写上一段话。一般说来,规范的研究报告通常都冠以标题。

4.主论

这是一篇论文的主体。在主体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推翻某一观点。不同体例的论文,对主论部分的格式要求也有所不同。运用文献资料为主进行研究的论文,一般都将主论部分分成若干部分,或加以标题,或标以“一”、“二”、“三”等,逐层展开论述。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报告等规范性要求较高的论文,则将主论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1)研究方法。即写清楚研究对象的情况。如调查或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取样方式、样本容量、控制条件、调查项目或实验因素、研究结果的检验方式、操作步骤等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即把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出来,或用图、表,或用文字描述。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推理,展开合乎逻辑的论证。

(3)讨论。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还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如对研究结果的理论分析,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与适用范围等等作进一步阐述。

5.结论

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获得的成果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在调查报告中,这一部分应着重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6.引文或参考文献

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地阅读文献资料,参考已有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和突破。但是,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凡是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研究成果,都必须加以说明,注明出处。

引文加注的方法有许多种,在论文中使用最普遍的主要是下述两种:

(1)脚注。又称页注,即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用引文的出处。

(2)尾注。即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中曾使用的引文的出版。 

在采用脚注或尾注时,应按引文出现顺序标明数码,即在引文右上角用小圆圈和阿拉伯数字标注。引文注释的内容应包括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卷数、册数或期数、页码(期刊可不注明页码)、出版单位和时间等。

(三)教育科研论文主要类型的结构(可略讲)

1.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年、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

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l)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

(2)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遍调查或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如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强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

即在写调查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将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给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2.经验总结

经验,即经历和体验,本原是指本人实践中亲身感受的感性知识、体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则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要上升到理性,把握事物的规律,经验总结主要指能反映规律的实践经验和认识经验,更偏重实践中的作法和自身感受。经验总结要体现三性:实践性、概括性、个性。

经验总结的类型大致分汇报式、报告式、理论式。其写作格式如下:

(1)题目

根据是否全面的经验、专题目的经验或点滴的经验来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找出作者印象最深、成效最大,富有新意的东西来标题。初学写总结的作者题目要宜小不宜大,如《教三年级学生练习使用冒号、引号》,一个教师要写《小学教学整体改革》这样大的题目就不切实际。

(2)前言

有四种写法:①介绍背景。作者总结的缘由、时间、环境、内容提示。②单刀直入,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③介绍本单位基本情况,成绩和效果。④综合上述三种写法。

(3)正文

有四种构思:①按工作的过程写,报流水账,最后讲些体会;②按解决的问题写,提出一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把做法写出来,必要时可对问题的原因、及办法的根据加以说明;③按体会来写,把问题、过程、作法、感受结合起来,夹叙夹议,哪几点体会最深就写哪几点,讲清内部联系更好,不讲也可以,但体会不能抄别人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特色;④按理论性的归纳来写,这是比较深层的总结方法,强调抓本质、抓联系、抓规律,如《怎样上好阅读课》提出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文与道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文能力的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等。

(4)结尾

对正文的表述再一次概括,是总结的总结,是经验的精髓,因此语言要准确,给人印象要深,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写总结了《语文课堂启发六法》的结尾说:“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启发”有的在谈四步法教学之后说:“教学方法的好坏,关键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调动的就是好方法”。结尾也可以概要说明本经验之不足,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类型不一样,表达的方式也不同。探索性实验是对所研究的领域尚属空白,或认识贫乏所进行的开发性实验,其报告一般用探讨性语句。而验证实验是对已有实验进行重复实验,或同类实验进行移植,以验证某些结论,报告多用决断性语句,无论哪种实验,其报告的组成部分有:

(l)题目

(2)单位、作者

要写真实姓名,集体研究要逐一写清,如果研究者多,可写主研人员或执笔人,在注脚中标明研究者。

(3)问题的提出

揭示实验的背景、目的、意义。对实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一语破的。如果扩展开来可以把本实验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水平介绍一下,本课题在哪个方面,或哪个环节上有所突破。

(4)实验方法

应交代怎样选择实验对象;实验的组织类型是单组、等组或是轮组;测量标准;实验步骤。

(5)实验措施

即自变量包含哪些内容,如《对一年级学生听说能力训练的初步探索》,其实验措施有:设立听说训练课,从每周语文课中抽出一课时;编写20课听说训练教材;设计兴趣激发,视听想象、要点复述、辨析训练等方法进行训练。

(6)对无关因素的控制

用什么方法,控制了哪些无关因素。

(7)实验结果

这部分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核实准确,注意用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典型要有说服力。

(8)分析与讨论

由实验结果回答篇首提出的问题;对结果进行理论上分析与论证,是否在理论上站得住脚,或对发展理论有何意义;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相比较,找出得失成败,对实验中有争论的问题提出见解;本实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9)结论

是对整个实验的总结,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要谨慎,结论运用范围应同取样范围一致。

(10)附录与参考文献

“附录”是格内容太多的材料不便写入总的实验报告的材料,如测试题、原始数据,统计检验。参考文献指引用别人哪些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书刊名、页码。

4.测查报告

这里所说的测查报告主要是指,一项普教科研课题完成、结题之际,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数据、资料,检验效果等测查、统计工作所作的报告。测查报告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

(l)测查目的。要求简明扼要说明测查的目的。

(2)测查对象及施测单位。说明所测对象身份以及施测单位。

(3)测查内容。有关调查项目、种类;测查主要内容及题目的来源,以及编拟测查题目的依据、原则和程序。

(4)测查方法。关于测查对象取样的方法,测查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数据、资料的整理、统计方法。

(5)测查结果。用恰当的图、表和文字对整理、统计好的同查结果加以呈现。

(6)测查结论。对测查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以及测查的结果作简明扼要的结论。

5.研究工作报告

研究工作报告是课题从开题到结题,课题研究报告的客观记录,进程回顾和主要大事的汇总,它是研究情况的高度概括和研究按计划实施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讲,研究报告除简单介绍课题名称,隶属和周期外,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课题的研究目的、指导思想(原则),研究方法

这部分内容基本同方案有关内容。但必须简明了解方案的主要内容。

(2)课题的研究进程

这部分是工作报告的主体部分。按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所经历的主要阶段和实施步骤,准备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在准备阶段作了那些基础工作,包括调查摸底、落实分工、拟定计划、后勤保证等。在研究阶段,紧紧围绕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把“怎样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观摩、活动、研讨等如实反映出来,困难、问题、进展和成果等也要回顾进去。总结阶段,重点进行测查、收集材料、撰写报告等,根据研究情况确定题形式等。

(3)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是实施的重要保证。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的组建、管理制度的落实、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经费的开支和筹集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最后要扼要介绍课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物化成果和主要的经验,使整个研究过程自始至终给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

三、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的一般步骤

一篇论文从构思到修改完成,最终定稿,其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确定题目

一般说来,在开始研究之时已经确定了课题研究题目,但课题题目和论文题目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尤其是一些周期较长、内容较广的教育科研课题,其研究成果往往需要通过几篇论文才能表示出来的。因此,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题目。它可以和课题研究题目相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不论是否一致,一个好的论文题目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颖。真理是在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研究也都在不断完善和进步的,教育科学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如果选择的题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教育研究就难以发展。因此,题目必须新颖。

新颖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即要有动向水平。具有开创性的题目,就很新颖。二是指在原有的问题之外,提出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也具有新颖性。

(2)宜小。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过大,即切口要小。题目过大,容易写得空泛,初写论文时更是如此。如《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这个题目就太大了,难以写好。因此,广大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如《中学数学教研组管理初探》,这样的题目比较小一些,容易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

有必要说明,我们并不一概反对选大题目,只是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3)准确。这是指论文的题目和内容要名实相符,也就是说,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论文所研究的内容。一篇论文的题目可以是明确点明题意的,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也可以是不明确点出题意的。如《影响初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几个因素》,哪几个因素不具体指明、还可以问题式的,如《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论用哪种形式,题目都应该能确切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反映所要论述的内容。

(4)简短。题目要简短明 ,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马上就能明白作者想要论述的问题。如果题目过长,或过于拗口,就会影响阅读者的阅读心理,减弱兴趣。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的比较实验》,这个题目就显得太长了些,可以改成《中学语文教学中三种教法的比较实验》,省去十个字,题目更简短明确,也没有违背原来的题意,阅读者看了,同样能理解论文所要研究、阐述的问题。

2.拟定提纲

题目确定之后,就要根据题意,拟定写作提纲,对论文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布局进行设计、安排。因此,提纲实际上是一篇论文的写作设计蓝图。

提纲的种类。提纲一般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初写论文者,可尽可能地把提纲列得详细些,以便写作时较为顺手。一份好的论文写作提纲,一般要求能做到三点:

①安排好全文的布局。如主要论点与次要论点的排列,论证的逻辑展开等,使论文各部分结构严密,条理清晰,推论合乎逻辑。

②安排好材料的使用。如基本材料和副次材料的排列,各部分、各个论点下需要枚举的材料等。使研究过程中搜集和积累下来的大量材料组成一个层次清楚的有机结合的整体,提供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论据和事实。

③安排好论文的篇幅。如全文大约多少字,各部分大约多少字。有了这个安排,写作时就可以更有计划,避免东拉西扯,离题太远。至于一篇论文到底以多长篇幅为好,这并无规定。评价一篇论文的水平优劣和质量高低并不是看字数的多少,而是根据论文的科学性、学术性、理论与应用价值等等。因此,论文的篇幅应该根据题目的大小,掌握资料的多少而定。一般说来,篇幅过短,难以把问题分析得深刻、透彻。同样,洋洋数万言的论文也不容易写好,很容易变成资料的堆砌,杂乱无章。从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来看,一篇论文的篇幅一般以四千到八千字左右为好,这也比较符合阅读者的心理。

3.论文写作

拟定了提纲后,就可以按提纲进行写作。由于研究的内容不一样,研究者的写作水平、习惯等也不一样,因此,论文写作过程往往因人而导。但下述四点是写作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应加以注意。

(1)注意立论、推论和表述的科学性。论文是科学研究的结晶,丧失了科学性,论文就不成其为论文了。因此,在写作中,提出论点,运用概念,进行推论时都应该充分注意是否科学、严谨,任何夸大其辞的表述都会降低论文的质量。

(2)注意论点、论据和论述的逻辑性。一篇好的论文,必须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述严密,形成三者间的逻辑统一。因此,只有观点,没有材料,固然会使人觉得空洞无物,缺乏说服力;但不加取舍,大量堆砌材料,同样也会使一篇论文不得要领,缺乏深度;而有了论点、论据,却缺乏合理、严谨的论述,仍然会使人感到杂乱无序,理不出头绪。因此,在写作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对搜集到的大量材料进行提炼、取舍,精选出最有价值的论据,来支撑论点。同时,在论证过程中,层层论述,以便论点、论据、论述三者间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

(3)注意数据和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为了科学、准确地表述研究成果,在一篇论文中必须提供数据,尤其是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以及测量报告等以直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主撰写的论文,更要十分重视数据。但是,有的初学论文写作者,便因此认为只要有数据,就可以证明研究的成功,从而在论文中大量罗列数据。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一篇论文中,数据只是供作分析的素材,主要的部分还是文字表述。缺乏数据固然会削弱说服力,只有数据则会混同于统计报表。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该有选择地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同时,也应该重视对数据的逐层分析,展开充分论述,才能使论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理论深度。

(4)注意典型分析和一般分析的结合。以往,我们比较重视典型分析,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解剖和分析,来论证某个观点。近年来,在教育科研中,随着计量研究的兴起,人们又转而重视对总体、一般的分析。其实,两者各有长处,典型分析较为生动、丰富,但往往缺乏普遍意义。而一般分析正好与之相反。因此,在论文撰写中,应该注意两者的结合使用,才能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在一篇运用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提高差生成绩的实验报告中。研究者列举了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对实验对象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实验的有效成果。如果能再补充一些典型事例,如某个原来十分突出的差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情绪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就可以使论文更丰富、充实,更有深度,从而也可以更为有力地表明、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4.推敲修改

论文写完后,不仅对文章的立论、结构要进行认真推敲,而且对每个句子、字词,甚至标点都要细加斟酌。在论文修改时,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作者对自己的文章难以割爱,明知是多余的,却总不想删去。鲁迅先生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章的修改就是删削。通过删芜去繁,使论点更为突出,论证更为有力,文字更为精炼。

首先,要作严格的自我审阅,自我修改。对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时间,头脑冷一冷后,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较客观地进行阅读,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总之,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如果带着“自我欣赏”的情绪修改自己的论文,那就必然难以下笔。

其次,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还可以请周围的老师或同行审阅,以征求更多的修改意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问题,论文撰写者自己难以察觉发现,旁人却很容易看出来。在请别人阅读指正时,一要诚恳,抱着诚恳的态度虚心请教,别人才会以诚相见。提出修改意见;二要虚心,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要认真考虑,寻求其合理性,认真进行修改。

俗话说,好文章是磨出来的。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正是在不断的推敲修改基础上形成的。

5.誊清

论文修改完毕后,不论是投稿,还是参加某个学术会议进行交流,都要誊写清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最好打印,在计算机上是很好修改的。

6.署名和致谢

署名一般放在论文题目下面。有些集体署名的,可以在正文后面列出课题组参加者的名单。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给以切实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同志应该致谢,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起码道德。致谢一般放在全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另起一行,加括号。例:

学术论文是表达思想和观点的重要载体,其水平如何是衡量学者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学者的论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大致存在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以我观之”。这类论文只是把学者自己的一孔之见表达出来,没有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往往是“前无古人”、“旁若无人”,尽管写得有模有样、洋洋洒洒,但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经不起推敲和实践检验。

  第二种情况是“以物观之”。这里所讲的“物”,主要是指凝固的知识和简单的事实。这类论文往往或依据教科书按图索骥,或根据一鳞半爪的事实进行演绎,教条色彩很浓而创新性欠缺。

  第三种情况是“以道观之”。这里所谓的“道”,乃是一种哲学智慧。“以道观之”,要求学者注重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客观世界和已有知识,对人对事比别人有更深入的观察、更细心的体会。由此撰写出来的论文,往往也具有更独特的视角、更独到的见解。

  纵观当今一些报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似乎属于第一、第二种情况的居多,能够达到第三种境界的较少。而学术论文写作应当追求的,恰恰是第三种境界。那么,学术论文写作如何能够“入道”呢?关键在于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选好主题。主题应体现学者对某一专题的潜心研究和深层思考,不能率性而定、追风赶潮。选题决不仅仅是确定题目,更重要的是要聚焦想表达的思想。选好了主题,往往能够收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主题带有方向性、路线性,反映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趋势。对于老问题,应注意选取新角度,以拓宽思路、获得新知;对于大问题,应努力找准着力点,以深入开掘、有所突破。同时,善于从空白点、交叉点选题,以“拾遗补缺”、抢占先机。

  选准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前提。对于理论问题,应注重运用新的思路、采用新的资料,努力得出新认识、新结论;对于现实问题,应注重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于那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应注重从众多不同意见中理出头绪、分清是非,做到立论公允、凝聚共识。

  用好参考文献。学术研究往往是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在写作学术论文时,应读懂弄通相关的著作和文章,必要时可以引用其中的观点来支撑论文的主题。在写作对策性论文时,应熟悉相关政策尤其是近期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文件,以增强针对性和权威性。在引用前人或他人的学术成果时,应注意梳理专家学者的观点,搞清楚哪些值得借鉴、哪些可以讨论。在选用相关学术信息时,应注意甄别和辨析。

  坚持基本原则。主要是:需要性原则,即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进行写作,不无病呻吟;可能性原则,即在主客观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写作,不滥竽充数;创造性原则,即“惟陈言之务去”,尽量提供原创性的观点和思想,不制造“文字垃圾”。 


推荐文章

搬家公司 上海搬家公司 通州搬家公司 合肥搬家公司 北京搬家公司 顺义搬家公司 芜湖装修公司 密云搬家公司